• 《边城》[94句]
    沈从文

    边城是沈从文(现代小说家,散文家,历史文物研究家,京派小说代表人物)小说的代表作,是我国文学史上一部优秀的抒发乡土情怀的中篇小说。它以20世纪30年代川湘交界的边城小镇茶峒为背景,以兼具抒情诗和小品文的优美笔触,描绘了湘西地区特有的风土人情;借船家少女翠翠的爱情悲剧,凸显出了人性的善良美好与心灵的澄澈纯净。它以独特的艺术魅力,生动的乡土风情吸引了众多海內外的读者,也奠定了《边城》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特殊地位。
    在川湘交界的茶峒(今湖南花垣县边城镇)附近,小溪白塔旁边,住着一户人家。独门独院里,只有爷爷老船夫和孙女翠翠两个人,还有一只颇通人性的黄狗。这一老一小便在渡船上悠然度日。茶峒城里有个船总叫顺顺,他是个洒脱大方,喜欢交朋结友,且慷慨助人的人。他只有两个儿子,老大叫天保,像他一样豪放豁达,不拘俗套小节。老二的气质则有些像他的母亲,不爱说话,秀拔出群,叫傩送。小城里的人提起他们三人的名字,没有不竖大拇指的。端午节翠翠去看龙舟赛,偶然相遇相貌英俊的青年水手傩(nuó)送,傩送在翠翠的心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可巧的是,傩送的兄长天保也喜欢上了翠翠,并先傩送一步托媒人提了亲。兄弟两人都决定把话挑明了,于是老大就把心事全告诉了弟弟,说这爱是两年前就已经植下根苗的。弟弟微笑着把话听下去,且告诉哥哥,他爱翠翠两年前的事,做哥哥的也着实吃了一惊。
    然而此时,当地的团总以新磨坊为陪嫁,想把女儿许配给傩送。而傩送甯肯继承一条破船也要与翠翠成婚。爷爷隐约晓得孙女的心事但却无法确定是哪个,多次征求她的意见,小女孩儿羞怯的心理却无法让她说出口,不断逃避着这个问题。随着时间的逝去,兄弟俩决定采用公平而浪漫的唱山歌的方式表达感情,让翠翠自己从中选择。傩送是唱歌好手,天保自知唱不过弟弟,心灰意冷,断然驾船远行做生意。碧溪边只听过一夜弟弟傩送的歌声,后来,歌却再没有响起来。老船夫忍不住去问,本以为是老大唱的,却得知:唱歌人是老二傩送,老大讲出实情后便去做生意。几天后老船夫听说老大坐水船出了事,淹死了……码头的船总顺顺把大儿子的死归咎于老船夫与翠翠,开始对老船夫变得冷淡。然而老船夫对孙女的疼爱,让他耐不住去问,傩送却因天保的死十分责怪自己,很內疚,便自己下桃源去了。船总顺顺也不愿意翠翠再做傩送的媳妇,毕竟天保是因她而死。老船夫因此事,不久便郁郁而终,留下了孙女翠翠。
    打发完爷爷的翠翠,因留恋爷爷在留下来继续渡船,老军人杨马兵热心地前来陪伴翠翠,并接替老船夫的摆渡工作,船总顺顺也因老船夫的去世,释怀了彼此的恩怨,并向翠翠提亲,希望翠翠嫁给老二傩送,杨总兵劝慰翠翠接受,等待着傩送的归来,而文章在此时由“傩送也许永远不会回来了,也许明天就会回来”戛然而止。
    0 0
此专辑的句子
  • 沈从文

    0

    沈从文(1902年12月28日-1988年5月10日)原名沈岳焕,笔名休芸芸、甲辰、上官碧、璇若等,乳名茂林,字崇文,湖南鳯凰县人,苗族,祖母刘 氏是苗族,其母黄素英是土家族,祖父沈宏富是汉族。沈从文是现代着名作家、历史文物研究家、京派小说代表人物。14岁时,他投身行伍,浪迹湘川黔边境地区,1924年开始文学创作,抗战爆发后到西南联大任教,1931年—1933年在山东大学任教。1946年回到北京大学任教,建国后在中国历史博物馆和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工作,主要从事中国古代历史的研究。沈从文1988年病逝于北京。
    沈从文创作的小说主要有两类,一种是以湘西生活为题材,一种是以都市生活为题材,前者通过描写湘西人原始、自然的生命形式,赞美人性美;后者通过都市生活的腐化堕落,揭示都市自然人性的丧失。其笔下的乡村世界是在与都市社会对立互参的总体格局中获得表现的,而都市题材下的上流社会“人性的扭曲”他是在“人与自然契合”的人生理想的烛照下获得显现,正是他这种独特的价值尺度和內涵的哲学思辨,构起了沈从文笔下的都市人生与乡村世界的桥梁,也正由于这种对以金钱为核心的“现代文学”的批判,以及对理想浪漫主义的追求,使得沈从文写出了《边城》这样的理想生命之歌。
    沈从文的一生是坎坷的一生,是奉献的一生。文学作品《边城》、《湘西》、《从文自传》等,在国內外有重大的影响。他的作品被译成日本、美国、英国、前苏联等四十多个国家的文字出版,并被美国、日本、韩国、英国等十多个国家或地区选进大学课本,两度被提名为诺贝尔文学奖评选候选人。沈从文不仅是作家,还是历史学家、考古学家。
    先生一生中,着有五百万字的着作文章,《边城》、《长河》、《从文自传》是他的代表作。他晚年专着《中国古代服饰研究》一书,填补了中国物质文化史上的一页空白。
更多相关句子
看看其他标签的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