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句: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 絳衣披拂露盈盈,淡染胭脂一朵輕。 自恨紅顏留不住,莫怨春風道薄情。 0 0 0
- 人面不看看佛面,平人不施施僧人。 若念慈悲分緩急,不如濟苦與憐貧。 0 0 0
- 大道既遠,人情萬端。熙熙攘攘,都為利來;蚩蚩蠢蠢,皆納禍去。持身保家,萬千反覆。 0 0 0
- 酒可陶情適性,兼能解悶消愁。三杯五盞樂悠悠,痛飲翻能損壽。 謹厚化成凶險,精明變作昏流。禹疏儀狄豈無由,狂藥使人多咎。 0 0 0
- 午醉醒來晚,無人夢自驚。 夕陽如有意,偏傍小窗明。 0 0 0
- 玉宇淡悠悠,金波徹夜流。 最憐圓缺處,曾照古今愁。 風露孤輪影,山河一氣秋。 何人吹鐵笛?乘醉倚南樓。 0 0 0
- 古木陰森一線天,巫峰十二鎖寒煙。 襄王自作風流夢,不是陽台云雨仙。 0 0 0
- 湖上女,精選正輕盈。猶恨乍離金殿侶,相將盡是采蓮人,清唱謾頻頻。 軒內好,嬉戲下龍津。玉管朱弦聞盡夜,踏青斗草事青春,玉輦從群真。 0 0 0
- 春和淑麗,同攜手于花前;夏氣炎蒸,共納涼于花下;秋光皎潔,銀蟾與桂偶同圓;冬景嚴凝,玉體與香肩共暖,受物外無窮快樂,享人間不盡歡娛。 0 0 0
- 《醒世恒言》,白話短篇小說集。明末馮夢龍纂輯。始刊于1627年(明天啟七年)。其題材或來自民間傳說,或來自史傳和唐、宋小說。除少數宋元舊作外,絕大多數是明人作品,部分是馮氏擬作。編撰者創作成分較多。內容修飾潤色較精,形象鮮明,結構充實完整,描寫細膩,不同程度反映了當時的社會面貌和市民思想感情。但有些作品帶有封建說教、因果報應宣傳和色情渲染。 《醒世恒言》同作者之前刊行的《喻世明言》、《警世通言》一起,合稱《三言》,是最重要的中國古代白話短篇小說集之一。通常亦與凌濛初的《初刻拍案驚奇》、《二刻拍案驚奇》並稱,稱為“三言二拍”。 0 0 0
- 人有逆天之時,天無絕人之路。萬事不由人計較,一生都是命安排。 0 0 0
- 但存夫子三分禮,不犯蕭何六尺條。 自古奸淫應橫死,神通縱有不相饒。 0 0 0
- 逸翮奮霄漢,高步躡天關。 褰衣在椒塗,長風吹海瀾。 瓊樹系游鑣,瑤華代朝餐。 恣情戲靈景,靜嘯喈鳴鸞。 浮世信淆濁,焉能濡羽翰! 0 0 0
- 因貪片刻歡娛景,誤卻終身富貴緣。 0 0 0
- 秋水為神玉為骨,芙容如面柳如眉。 分明月殿瑤池女,不信人間有異姿。 0 0 0
- 湖上酒,終日助清歡。檀板輕聲銀甲緩,醅浮香米玉蛆寒,醉眼暗相看。 春殿晚,仙豔奉杯盤。湖上風光真可愛,醉鄉天地就中寬,帝主正清安。 0 0 0
- 耐心終有益,任意定生災。 0 0 0
- 閉門家里坐,禍從天上來。 0 0 0
- 畫船簫管鱗集,至黃昏回棹,燈火萬點,間以星影螢光,錯落難辨。 0 0 0
- 昔年流落實堪傷,今日相逢轉斷腸。 不是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 0 0 0
- 面似桃花含露,體如白雪團成。眼橫秋水黛眉清,十指尖尖春筍。 嫋娜休言西子,風流不讓崔鶯。金蓮窄窄瓣兒輕,行動一天豐韻。 0 0 0
- 屋漏偏逢連夜雨,船破又遇頂頭風 0 0 0
- 不信長相憶,絲從鬢里生。 閑來倚檻立,相望幾含情。 0 0 0
- 猿啼夜月腸應斷,雁唳秋云魂自消。 0 0 0
- 舉世芒芒無了休,寄身誰識等浮漚。 謀生盡作千年計,公道還當萬古留。 西下夕陽誰把手?東流逝水絕回頭。 世人不解蒼天意,恐使身心半夜愁。 0 0 0
- 色,色,易迷,難拆。隱深閨,藏柳陌。足步金蓮,腰肢一撚,嫩臉映桃紅,香肌暈玉白。嬌姿恨惹狂童,情態愁牽豔客。 0 0 0
- 得便宜處笑嘻嘻,不遂心時暗自悲。 誰識天公顛倒用,得便宜處失便宜。 0 0 0
- 梅標清骨,蘭挺幽芳。茶呈雅韻,李謝濃妝。 0 0 0
- 命里無時,求之不來。 0 0 0
- 湖上草,碧翠浪通津。修帶不為歌舞緩,濃鋪堪作醉人茵,無意襯香衾。 晴霽後,顏色一般新。游子不歸生滿地,佳人遠意正青春,留詠卒難伸。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