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藝術上的通行的作法是否可以定成格律,以便後人如法炮制呢?這是一個很難的問題,絕對的肯定答複和絕對的否定答複都不免有流弊。從曆史看,藝術的前規大半是先由自然律變而為規范律,再由規范律變而為死板的形式。一種作風在初盛時,自身大半都有不可磨滅的優點。後來聞風響應者得其形似而失其精神,有如東施學西施捧心,在彼為美者在此反適增其丑。流弊漸深,反動隨起,于是文藝上有所謂“革命運動”。文藝革命的首領本來要把文藝從格律中解放出來,但是他們的聞風響應者又把他們的主張定為新格律。這種新格律後來又因經形式化而引起反動。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一部藝術史全是這些推陳翻新、翻新為陳的軌跡。
    0 0 0 0 拷貝 二維碼 《談美》
《談美》[142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