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句:上帝不拯救每一個人。
- 何不試以混沌理論解析命運呢? 命運之蝴蝶效應意味昭彰。 0 0 0
- 從沒有純粹的創造。 一切所謂無中生有,都是由此及彼。 0 0 0
- 除了對實在界更多的認識與更深的理解之外,視野、思維方式以及生活方式,是個體由哲學塑造的最重要的三種品質。 0 0 0
- 死亡之預習,若論真切,入睡更勝哲學。 0 0 0
- 智者何為?曰:敏而誠,缺一不可。 0 0 0
- 物相及位相。 0 0 0
- 只有當一件事物失去意義時,它才開始獲得討論的價值,才變得有趣起來。 0 0 0
- 將音樂比作飛翔是很妙的。飛翔是在空間里自由地行進,而音樂則流動于時間之中。音樂與飛翔都是某種流逝的藝術,掠過無數個局部。 0 0 0
- 離開上帝,再力圖回到上帝身邊,亞當夏娃庶幾就是哲學的化身。 0 0 0
- 求解即求生, 我與哲學這樣相識。 0 0 0
- 所謂知識,賦事實以確定的秩序耳。 0 0 0
- 冥冥有主 , 呼喚饑渴的耳目。 0 0 0
- 人或許僅在世俗或者社會的意義上需要朋友。問題在于,這個世俗和社會意義上的人究竟占了你多少比重。 0 0 0
- 勤勤懇懇的基因無比羨慕靈感的繁殖力。 0 0 0
- 倘若日後一種新哲學有什麼建樹的話,它應該感謝的並非自己的傳統,而是兩個生物學家——達爾文與貝塔朗菲。正是圍繞系統與演化范式所構建的框架,新的自然哲學才得以確立。 0 0 0
- 即算有神論, 我愛的也是斯賓諾莎的神。 0 0 0
- 1.文學在審美上是相通的,無論語言和種族。(橫向的比較文學) 2.同一語言或民族的文學具有內在的連續性,前赴後繼。(文學史) 3.敘事文學何以賞析? ①敘事結構、手法 ②人物的審美意蘊及其在曆史文化中的意味和象征 ③思想深度 0 0 0
- 聰明亦在于對惡的洞察與遠見,致蘇格拉底。 0 0 0
- 我愛的是 晝夜交替時尼采的判斷。 0 0 0
- 心靈似孤星,夜幕籠罩方使之澄明。 0 0 0
- 上帝不拯救每一個人。 0 0 0
- 盡管柏拉圖在理想國的設計中盡力排除詩和詩人帶來的傷害,但他仍然下意識地將詩的彼岸性和浪漫主義帶進其哲學。而這一結果在無意中為整個西方哲學埋下了一個延續逾兩千年之久、精致誘人的形而上學陷阱。 0 0 0
- 音樂是純粹個人主義的, 耳機說。 0 0 0
- 所謂大道至簡,能多簡單便多簡單(愛因斯坦語),以兩個命題為典型:“天人合一”與“E=mc^2”。此二者在關于存在的智慧上等量齊觀,不分伯仲。其不同之處則在于,前者幾乎是悟出來的,偏重于慧心;而後者則由演算所得,屬理智范疇。所言“智慧”,西方理智、東方慧心,缺一不可。 0 0 0
- 笛卡爾、莊周,是性格使他們走上完全相反的路。 0 0 0
- 人總要過一段不由自主的時光,但最終都必須成為自己的統治者。 0 0 0
- 為著自身而存在的事物,吾以為至善,我的希臘性。 0 0 0
- 以宇宙解釋生命,但以人去愛人。 0 0 0
- 語言匱乏的時代,音樂和詩就顯得尤為重要。 音樂之重要,在于若非如此,精神或再無棲身之處。詩之重要,在于語言的匱乏或因此而改觀。 0 0 0
- 欲悟道,必先通史。 柏拉圖開山,亞里士多德引道,哲學一步一步走到盡頭。 希臘也有希臘的局限。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