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電台和電視台先後請他去講故事。現在,他每星期在那里對著幾百萬聽眾講三次,就能掙一大筆錢。 他也不再自稱吉吉,而是改名叫吉羅拉姆。當然,他也早就不再像從前那樣不斷地編新的故事,他根本沒有時間去干這種事了。他開始節省自己的靈感了。現在,他有時會把一個念頭改頭換面編成幾個不同的故事。 他害怕重新失去已經取得的成果,所以不得不把所有講過的故事重複了一遍,只是更換了姓名,將內容稍稍做了一點改動而已。奇怪的是,好像竟然沒有人發現這一點。總之,一點兒也沒有影響別人提問。 吉吉緊緊抓住這一點,就像一個快要淹死的人死死地抓住一塊木板。現在,他發了財又成了名——這不就是他一直夢想的嗎?
    0 0 0 0 拷貝 二維碼 《毛毛》
《毛毛》[45句]
  • 米切爾·恩德

    0

    米切爾·恩德,原名為安德烈亞斯·赫爾穆特(Andereas Hellnuth) ,1929年11月12日生于德國巴伐利亞風景如畫的小鎮加米施?帕騰基興。德國當代幻想文學作家 。
    他的成名作《小紐扣吉姆和火車司機盧卡斯》,榮獲了1961年德意志青少年圖書獎。
    1995年8月,米切爾·恩德久病之後在斯圖加特逝世,享年六十五歲。
    米切爾·恩德的童話,一方面自由馳騁在幻想王國,另一方面深深紮根于現實世界的土壤。他用大人的眼睛觀察,用孩子的心靈感受,用小說家的技巧表現,創造了一個虛幻卻又現實的童話王國。讀者倘佯其間,常會有種強烈的參與感,在被作者那曲折有趣的故事迷倒的同時,又會時時感受到作者對現代工業文明的反思和批判。
    米切爾·恩德的作品中還常常潛伏著哲學的“悖論”,這與他的時間哲學一樣充滿趣味並誘人思索。而將悖論表現得最為豐富生動的,莫過于他的童話傑作《永遠講不完的故事》。
    米切爾·恩德的作品不是水中月,而是鏡中鏡。作品和現實在他的筆下,成了相互折射的兩面鏡子,是虛幻中見真實,真實中隱虛幻。
    米切爾·恩德的一些著作,如《毛毛》和《永遠講不完的故事》等已經成為世界名著並被中國讀者所熟知。他是一位多產的全方位的作家,作品被譯為近40種文字,總印數超過3000萬冊,在世界范圍產生了廣泛的影響。
    《永遠講不完的故事》的發表使恩德獲得了十二個國內國際重要文學獎,從而使他成為“一名暢銷作家,成為當今德國最為成功的小說家”。《永遠講不完的故事》這本小說已經被翻譯成三十多種文字,為米切爾·恩德贏得了世界聲譽。情節的故事、敘事謠曲、詩歌和戲劇。
    米切爾·恩德創作了許多成功的兒童文學作品,塑造了毛毛,巴斯蒂安等深受孩子們喜愛的女孩,男孩藝術形象。
    米切爾·恩德的著作被拍成電影,改編成舞台劇,被制成卡通片和廣播劇,他獲得了德國和歐洲的青少年文學方面的幾乎一切大獎。許多過去認為他的幻想文學作品脫離現實的人,從他的作品中發現了藝術的真實。
    許多和平主義者、環保主義者、兒童和婦女的權益保護者,把《毛毛》、《永遠講不完的故事》、《欲望潘趣酒》作為教科書,從中汲取智慧和力量。
看看其他热门专辑
看看其他標簽的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