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不了有十幾個人會根據《郵報》的消息向警方通風報信;報上的新聞,足夠他們把故事編得天花亂墜的了。碰到這樣的大案子,就算對方是胡說八道,就算你知道他們是從報紙上看來的,是受了報紙記者的影響,也得提起精神全力應付。但往往就是會有線索從這種電話中冒出來。打這種電話的人,多多少少覺得誰有點可疑,希望警方去查查看。每個線索都需要查清楚,倒不是真的希望能從其中查出什麼結果,而是擔心事後才知道某個電話確實有真憑實據,那時再懊惱可就來不及了。這是你在紐約市警察局首先要學會的東西。警察學校當然不會教你這些,但卻是實戰的要領。只要你當一天警察,經驗就會一遍一遍地教你。
    0 0 0 0 拷貝 二維碼 《死亡的渴望》
《死亡的渴望》[40句]
  • 勞倫斯·布洛克

    0

    勞倫斯·布洛克(Lawrence Block,1938年--),生于紐約水牛城,美國推理小說作家,十九歲時公開發表處女作《你不可錯過》,之後近50年時間里筆耕不輟,迄今已有30余部小說問世,是個高產作家。1959年畢業于俄亥俄州安提阿學院(Antioch College),目前定居紐約,有兩個女兒。
    年輕時,勞倫斯·布洛克在當地的阿姆斯特朗酒吧消磨大把時光,後來參加了匿名戒酒會。
    1959年,勞倫斯·布洛克被大學開除,之後的18年里,他結婚、生女、寫書、居無定所。
    1973年,布洛克結束了第一次婚姻,搬回紐約,住在西58街一間小公寓里。第二年9月,他決定戒煙。此前,他也曾嘗試過多次。這一次,他成功了。又過了幾個月,他決定戒酒,並且開始長跑。
    他寫了一份關于馬修系列的計劃書,拿給出版商。出版商很感興趣,于是他一口氣寫了馬修系列的前3本:《父之罪》,《在死亡之中》,《謀殺與創造之時》,3本書賣得不錯,出版社卻意外倒閉。
    1977年秋天,布洛克開始和一個女人一起生活。
    三年半以後,他們的關系走到盡頭。他從他們同居的公寓里搬出來,搬進一個充滿黴味的地下室。
    布洛克寫出了《黑暗之刺》。盡管獲得了出版機會,但反響並不熱烈。他決心寫一本更具野心的書,他把這本書命名為《八百萬種死法》,反響熱烈。
看看其他热门专辑
看看其他標簽的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