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夫先王之制,邦內甸服,邦外侯服,侯衛賓服,夷蠻要服,戎翟荒服。甸服者祭,侯服者祀,賓服者享,要服者貢,荒服者王。日祭,月祀,時享,歲貢,終王。先王之順祀也,有不祭則修意,有不祀則修言,有不享則修文有不貢則修名,有不王則修德,序成而有不至則修刑。于是有刑不祭,伐不祀,征不享,讓不貢,告不王。于是有刑罰之辟,有攻伐兵,有征討之備,有威讓之命,有文告之辭。布令陳辭而有不至,則增修于德,無勤民于遠。是以近無不聽,遠無不服。
    0 0 0 2 拷貝 二維碼 《史記》
《史記》[67句]
  • 司馬遷

    0

    司馬遷(前145年或前135年-前90年),字子長,西漢夏陽(今陝西韓城南)人,一說龍門(今山西河津)人。中國古代偉大的史學家、文學家、思想家,司馬談之子,任太史令,因李陵之事有所辯解,受腐刑,後任中書令。發奮繼續完成所著史籍,被後世尊稱為“史遷”、“太史公”、“曆史之父”。
    他以其“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的史識創作了中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史記》(原名《太史公書》或《太史公記》)。被公認為是中國史書的典范,該書記載了從上古傳說中的黃帝時期,到漢武帝元狩元年,長達3000多年的曆史,是“二十五史”之首,被魯迅譽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
看看其他热门专辑
看看其他標簽的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