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大禹看來,與其每次選拔都會引發一場腥風血雨,還不如找一條能夠堵住太多野心的小路,那就是世襲。世襲中也會有爭奪,但規模總要小得多,與蒼生關涉不大。高明的大禹當然不會不知道,兒孫中必有不良、不肖、不才之輩,將會辱沒自己的家聲和王朝尊嚴,也會給他們自己帶來災禍。但是,這又有什麼辦法呢?或許,可以通過強化朝廷的輔佐力量和行政機制來彌補?總而言之,這是在文明程度還不高的時代,為了防止無休無止的權力爭奪戰而做出的無奈選擇。
    0 0 0 1 拷貝 二維碼 《中國文脈》
《中國文脈》[240句]
  • 余秋雨

    0

    餘秋雨(1946年8月23日—),中國浙江餘姚人,當代著名散文家,文化學者,藝術理論家,文化史學家。現任中國藝術研究院秋雨書院院長、澳門科技大學人文藝術學院院長,曾任上海戲劇學院院長、上海寫作學會會長、上海戲劇學院客座教授、上海劇協副主席、青歌賽評委。
    1946年8月23日出生於浙江省寧波市餘姚縣橋頭鎮(今屬慈溪市),1962年畢業於培進中學,1966年畢業於上海戲劇學院戲劇文學系。“文化大革命”期間,餘秋雨的父親被同事誣陷錯劃為“右派”,叔父遭到紅衛兵及造反派的殘酷迫害而含冤自盡。1969年—1971年,餘秋雨赴江蘇吳江縣太湖農場勞動(即下放五七幹校)。1975年—1976年在恩師盛鐘健先生的幫助下,到浙江奉化縣一所半山老樓裏苦讀中國古代文獻,研習中國古代歷史文化。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陸續出版了《戲劇理論史稿》、《中國戲劇文化史述》、《戲劇審美心理學》、《藝術創造工程》以及《Some Observations on the Aesthetics of Primitive Theatre》等一系列學術著作。先後榮獲全國戲劇理論著作獎、上海市哲學社會科學著作獎、全國優秀教材一等獎。
    1985年成為當時中國大陸最年輕的文科教授。
    1986年,被文化部任命為上海戲劇學院副院長、院長,上海市寫作學會會長,上海市委咨詢策劃顧問,並被授予“上海十大學術精英”稱號。
    1987年餘秋雨到甘肅聯合大學講學,開辦了戲劇創作班,成為聯大的教授。
    1987年被授予“國家級突出貢獻專家”的榮譽稱號,享受政府特殊貢獻津貼。
    1992年餘秋雨辭去上戲院長職務,由胡妙勝接任院長。
    2011年9月16日餘秋雨重返甘肅聯合大學,學校特聘他為甘肅聯合大學榮譽教授。
    餘秋雨多次出席央視青年歌手大獎賽擔任現場點評。 2006年第一屆“中國作家富豪榜”首富,2010年,榮獲澳門科技大學榮譽文學博士學位。
    專業從事散文、藝術評論的寫作,在大陸和臺灣出版中外藝術史論專著多部,曾赴海內外許多大學和文化機構講學,據傳入載了英國劍橋《國際著名學者錄》、《世界名人錄》、《傑出貢獻者名錄》以及美國傳記協會的《五千世界名人錄》等。
看看其他热门专辑
看看其他標簽的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