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貝多芬把瑣屑的靈感變成了嚴肅的四重奏,把一句戲謔變成了形而上的真理。 一個輕松的有趣傳說變成了沉重,或者按巴門尼德的說法,積極變成了消極。然而,相當奇怪,這種變化並不使我們諒訝。 換一個角度看,如果貝多芬把他那四重奏的嚴肅變成關于德氏債款那無聊玩笑般的四聲二部輪唱曲,我們倒會感到震驚。 假如他這樣做了,那麼他的做法例與巴門尼德的精神相吻合,使重變成了輕,也就是,消極變成了積極! 開始(作為一支未完成的短曲),他的曲子觸及偉大的形而上真理,而最後(作為一首成功的傑作),卻落入最瑣屑的戲言?但我們再也不知道怎樣象巴門尼德那樣去思考了。
    0 0 0 2 拷貝 二維碼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416句]
  • 米蘭·昆德拉

    0

    米蘭·昆德拉,捷克小說家,生于捷克布爾諾市。1948年,到首都布拉格讀大學。1967年,他的第一部長篇小說《玩笑》在捷克出版,獲得巨大成功。曾多次獲得國際文學獎,並多次被提名為諾貝爾文學獎的候選人。主要作品有《小說的藝術》、《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等。2010年11月15日,“2010第五屆中國作家富豪榜”子榜單外國作家富豪榜首次發布,該榜統計了2000至2010十年間,外國作家在中國大陸地區的版稅總收入,共有25位外國作家上榜,米蘭·昆德拉以600萬元人民幣版稅收入,榮登外國作家富豪榜第9位,引發廣泛關注。
    米蘭·昆德拉小說非常注重故事視角和時間視角的選擇。傳統敘事一般不外第一和第三人稱敘述,即使偶有第二人稱語式的敘述,也只不過是前兩種人稱敘述的變異而已。米蘭·昆德拉在敘述人稱選擇上與人別無二致。但是,米蘭·昆德拉在用第一或第三人稱講述故事時,卻能營造一種非常特殊的效果。故事的發生與作者的寫作、讀者的閱讀同步進行,二者之間構成一種共時狀態,從而使作品獲得一種前所末有的真實感,有種切膚的“現場直播”式的“在場”感。
看看其他热门专辑
看看其他標簽的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