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斯佳麗.奧哈拉長得並不漂亮,但是男人們像塔爾頓家那對孿生兄弟為她的魅力所迷住時,就不會這樣想了。她臉上有著兩種特征。一種是她母親的嬌柔,來自法蘭西血統的海濱貴族:一種是她父親的粗獷,來自浮華俗氣的愛爾蘭人,這兩種特征混在一起顯得不太協調,但這張臉上尖尖的下巴和四方的牙床骨,是很引人注意的,她那雙淡綠色的眼睛純淨得沒有一絲褐色,配上烏黑的睫毛和翹起的眼角,顯得韻味十足,上面是兩條墨黑的濃眉斜在那里,給她木蘭花般白晳的肌膚劃上十分分明的斜線,這樣白皙的皮膚對南方婦女是極其珍貴的。她們常常用帽子、面紗和手套把皮膚保護起來,以防受到佐治亞炎熱太陽的暴曬。
    0 0 0 0 拷貝 二維碼 《飄》
《飄》[183句]
  • 瑪格麗特·米切爾

    0

    瑪格麗特·米切爾,美國現代著名女作家,曾獲文學博士學位,擔任過《亞特蘭大新聞報》的記者。1937年她獲得普利策獎。1939年獲紐約南方協會金質獎章。1949年,她不幸被車撞死。她短暫的一生並未留下太多的作品,但只一部《飄》足以奠定她在世界文學史中不可動搖的地位。
    瑪格麗特·米切爾何以將在南北戰爭的腥風血雨中綻放的愛情描繪得如此扣人心弦?這正與她的成長經曆和不幸的愛情有著莫大的關系。
    1900瑪格麗特·米切爾年11月8日,瑪格麗特-米切爾出生于美國佐治亞州亞特蘭大市的一個律師家庭。
    她的父親曾經是亞特蘭大市的曆史學會主席。在南北戰爭期間,亞特蘭大曾于1864年落入北方軍將領舒爾曼之手。後來,這便成了亞特蘭大居民熱衷的話題。自孩提時起,瑪格麗特就時時聽到她父親與朋友們,甚至居民之間談論南北戰爭。當26歲的瑪格麗特決定創作一部有關南北戰爭的小說時,亞特蘭大自然就成了小說的背景。
    瑪格麗特曾就讀于馬薩諸塞州的史密斯學院。後因母親病逝,家中需要她來主持家務,于是不得不中途退學。從1922年起,她開始用自己的昵稱"佩吉"為《亞特蘭大日報》撰稿。在以後的四年中,就有129篇署名的和大量未署名的稿件見諸報端。這些稿件中有一組便是瑪格麗特為過去南方邦聯將領寫的專題報道。
    在經曆了一次失敗的婚姻之後,瑪格麗特于1925年與佐治亞熱力公司的廣告部主任約翰·馬施結婚。1926年,由于腿部負傷,瑪格麗特不得不辭去報社的工作。在丈夫的鼓勵下,她開始致力于創作。十年後完成了《飄》。書原名叫《明天是個新日子》,斯佳麗也不叫斯佳麗,叫潘茜。出版時,米切爾才把書名改成《飄》——這是英國詩人道森長詩《辛拉娜》中的一句,用在這部小說中意喻南方的奢華全被北軍洗劫殆盡,一切都化為烏有,隨風飄去,充滿了女性的傷感。這種對南方的同情,引起了評論界廣泛爭議。
    《飄》1936年問世後引起轟動,被好萊塢搬上銀幕後,米切爾更名揚四海。面對榮譽,米切爾謙虛地表示,《飄》的文字欠美麗,思想欠偉大,她自己也不過是位業余寫作愛好者。她婉拒了各種邀請,一直與丈夫過著深居簡出的生活。此書自1936年首次出版後,在世界上被翻譯成29種文字,總共銷售了近3000萬冊。根據此書拍成的電影《亂世佳人》于1939年12月15日在亞特蘭大舉行首映,引起轟動,並迅速風靡全球。次年這部電影獲得10項奧斯卡獎。
    1949年8月11日,瑪格麗特·米切爾與丈夫出門看電影時發生車禍,5天後逝世。
看看其他热门专辑
看看其他標簽的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