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陽光燦爛,天空蔚藍,還有美妙的微風,我在渴望,如此渴望,渴望著一切。我想談話,我渴望自由,渴望朋友,想一個人待著,我真的很想……哭!我感覺自己就要爆發了,我知道哭出來會好受一些的;但我不能,我焦躁不安,我從一個房間走到另一個房間,透過緊閉的窗戶縫呼吸,感受著自己的心跳,它仿佛在說:“你為什麼就不能滿足我的渴望呢?”
我相信那一定是我心里的春天,我感覺到春天正在蘇醒,我能在自己整個的身體和靈魂里面感覺到它的存在。要想舉止正常一點的確不容易,我感到特別迷茫,不知道該讀什麼,寫什麼,做什麼,我只知道我充滿了渴望……
0
0
0
0
拷貝
二維碼
《安妮日記》
《安妮日記》[68句]
-
安妮·弗蘭克,德國猶太少女,15歲死于貝爾根-貝爾森集中營(Bergen-Belsen concentration camp),她的《安妮日記》成為第二次大戰期間納粹消滅猶太人的最佳見證,日記中展現了驚人的勇氣與毅力。
安妮出生于德國的法蘭克福,為奧圖·法蘭克(Otto Frank)一家的小女兒,家中還有母親艾迪斯(Eddith Frank)和姐姐瑪格特(Margot Frank)。由于當時納粹德國排斥猶太人風氣日盛,父親奧圖便放棄于德國的事業而將家庭移至荷蘭阿姆斯特丹,一家過著較為平順的生活;但是1940年5月後,荷蘭為德國攻占之後,荷蘭的新統治者英誇特也將排猶法律于荷蘭執行,1941年夏天安妮姐妹也因此轉入猶太人學校就讀。這段期間安妮開始寫日記。
1942年,由于納粹當局捕捉猶太人的行為日益嚴重,而且瑪格特也收到納粹當局的勞動通知,使得范丹決定與安妮一家移居到更為隱密且安全的居所;那年的7月9 日,安妮一家與范丹一家搬入奧圖公司的三樓與四樓,以書櫃擋住出入口以避人耳目,過著隱蔽的生活。因還可以住一個人,所以後來他們的伙伴又多了一位牙醫杜賽爾。所以隱密之家的居的住者共有八個人。
但是在1944年8月4日,安妮一家由于有人告密而被德國和荷蘭警察逮捕。數日後所有人被轉送到荷蘭的威斯第包克集中營,一個月後隱密之家的八個人被轉送到波蘭的奧斯威辛集中營。之後,安妮與姐姐又被轉送到貝爾根─貝爾森集中營,1945年3月姐妹都因傷寒死于營中,距離貝爾根─貝爾森集中營被英軍解放不到兩個月的時間。而其它隱密之家的成員除奧圖之外,都死于集中營之中。
安妮的日記由于公司女職員的保存而留了下來,之後公司的女職員又轉交給生存下來的奧圖·法蘭克,1947年安妮的日記便出版,成為珍貴的第一手資料。
看看其他热门专辑
看看其他標簽的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