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肖斯塔科维奇回忆录》[12句]
肖斯塔科维奇肖斯塔科维奇1906年9月25日生于圣彼得堡,是苏联最重要的作曲家之一,也是当代世界着名的作曲家之一。他的创作遍及各种音乐体裁,特别是15部交响曲使他享有20世纪交响乐大师的盛誉。此外,他还培养了大批苏联当代着名作曲家,深受苏联人民的喜爱。1975年8月9日卒于莫斯科。
在肖斯塔科维奇生命的最后4年,他与年轻的音乐家伏尔科夫成为密友。在伏尔科夫的鼓励下,一个“从棺材里逃出去”的计划逐渐形成,他决定秘密口述一部回忆录,将真实的自己和真实的历史告诉大众,从而纠正那个“令人心碎的奴颜婢膝的形象”。他为伏尔科夫提供材料,讲述往事,肆意评价那些曾经的风云人物。在伏尔科夫完成写作后,他通读了全书,并逐章签名确认,同意在他死后将书稿送西方出版。
1975年9月,他死于肺癌,被葬在莫斯科新圣女公墓。如他所料,他被东西方阵营各取所需,大卸八块。苏联宣称他是“国家最忠实的儿子”,西方国家则称他为“20世纪最伟大的作曲家之一,苏维埃政权坚定的信徒。”一切仿佛盖棺论定,但他的幽灵却从强权与意识形态的铜墙铁壁中钻了出来,并顺手打了它们一记响亮的耳光——1976年,他的回忆录被伏尔科夫带到了国外,几年后,回忆录面世,题名《见证》。
这是他一生哀乐的见证,也是一个时代的见证,往事已然如烟,生灵早已涂炭,回首前尘,他的心中只剩一片怅然,就像他在生前向伏尔科夫讲述往事的时候,时常忍不住说的那样:“回头看,除了一片废墟,我什么也看不到,只有尸骨成山……”
上辑:
《针尖上的天使》[10句]
下辑:
《罪行》[12句]
- 暴君喜欢把自己扮成艺术的赞助人,这是众所周知的事实。但是暴君对艺术毫不理解。为什么?因为暴君是倒行逆施的,暴君是专门倒行逆施的人。原因很多。暴君乞求权力,他踩着尸体去攫取权力。在权欲的驱使下,他一有机会就忍不住要毁掉人、侮弄人。对权力的贪欲难道不是倒行逆施?如果你是心口一致的,你对这个问题的答复必然是肯定的。你內心一升起对权力的欲望,你就成了迷路的人。 0 0 0
- 对这些现代颠僧来说,世界已成废墟,建立一个新社会的企图显然已经失败————至少暂时是这样。他们是光秃秃的地球上赤裸裸的人。过去的崇高的价值标准已经被扫入尘埃,新的理想只能“从反面”来肯定,必须用嘲笑、讽刺和装傻为烟雾来传达。 0 0 0
- 若想要保住某件东西 最好的办法就是不去理它 爱得太过的东西容易毁灭 要冷眼对待一切 特别是你心爱的事物 那样 它们生存的机会反而会多一些 这大概是我们生活中最大的秘密之一 0 0 0
- “许多事物在我们眼前老去了、消逝了,可是,我想,许多似乎已经时过境迁的事物最后都会显得新鲜、强有力和永恒(如果真有什么永恒的事物的话。)” 当然,在头脑仍然健全的时候,我们全都对永恒有所怀疑。坦率地说,我不怎么相信永恒。 0 0 0
- 我们生活在一个无情的世界。这个世界把这位艺术家看作角斗士,要求于他的,用鲍里斯・帕斯捷尔纳克的话来说,是“认真地彻底死去”。这位艺术家遵命了,以死亡作为他的成功地代价。 0 0 0
- 当大多数人认为生活从此一片晴朗的时候,这个颠僧在节日欢宴上哭泣。所有人都能看到,他的忧郁的预言是正确的。 0 0 0
- “我爱春天暴风雨后的晴空。那是你的眼睛。” 0 0 0
- 在相当华丽的旅馆房间里,我和肖斯塔科维奇谈到与音乐节有关的活动。他显然感到紧张,在我问及他最新的作品时他避而不谈。他带着勉强的笑容说,他正在为卡尔·马克思的传记影片谱。说了这一句之后他又静默了,一个劲儿在桌上弹着手指。 0 0 0
- 我选择了真理。这也许是没有希望的,也许是个错误,因为真理永远会带来问题和不满足。感到受了轻侮的公民会咆哮着说你伤了他们最高尚的感情,戏弄了他们崇高的灵魂中最纤巧的心弦。 0 0 0
- 我想,在俄罗斯历史上许多事情是重复出现的。当然,一件事情不可能完全一样地重演,必然会有一些不同。尽管如此,许多事情是历史的重演。在许多事情上,人们所想所做都是相似的。 0 0 0
- 他不说自杀是兴之所致,而说自杀纯粹是稚气的行为。是低级精神对较高级精神的反叛。其实也不是反叛,而是低级精神的胜利,完全的、最后的胜利。 0 0 0
- 在苏联,最难得和可贵的毕竟是“回忆”。它已被践踏了数十年;人们知道比记日记或写信更妥当的办法。当三十年“大恐怖”开始的时候,受惊的公民销毁了私人的文字记录,随之也还抹去了他们对往事的回忆。此后,凡是应该作为回忆的,由每天的报纸来确定。历史以令人晕眩的速度被改写。 没有回忆的人不过是一具尸首。这么多的人在我面前走过去了,这些行尸走肉,他们记得的仅仅是官方许可他们记得的事件————而且仅仅以官方许可的方式。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