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抱樸子內篇》[8句]
葛洪《抱樸子內篇》是對戰國以來、直至漢代的神仙思想和煉丹養生方術所作的系統的總結,為魏晉神仙道教奠定理論基礎的道教經典。作者是晉代葛洪,書成于公元三百一十七年。
《隋書·經籍世》道家著錄《內篇》二十一卷,《舊唐書·經籍志》記載《內篇》二十卷,《抱樸子·外篇·自序》中說“凡著《內篇》二十卷,《外篇》五十卷”。由此可見,《內篇》原為二十卷,今本二十卷,單獨印行,與《外篇》分開,每卷一篇,略有殘缺。現存《抱樸子內篇》版本計有:宋紹興二十二年臨安刊本,明正統道藏本,羅振玉敦煌石室本,寶顏堂秘笈本,孫星衍平津館校刊本等。中華書局1985年出版的王明《抱樸子內篇校釋》(增訂本),列入《新編諸子集成》(第一輯)中,為目前注釋最詳備的通行本。
《抱樸子內篇》與《外篇》同為東晉葛洪撰述。作者認為道本儒末,《內篇》屬道家,《外篇》屬儒家。《內篇》論證神仙的存在、論述金丹和仙藥的制作方法及應用、各種方術的學習應用、各種道教書籍;是對戰國以來、直至漢代的神仙思想和煉丹養生方術所作的系統的總結,為魏晉神仙道教奠定理論基礎的道教經典。此次,我們約請業內專家,以清孫星衍平津館校勘本《抱樸子內篇》為底本,參校其他版本,精心解題、注釋、翻譯,以饗讀者。
上辑:
《抱樸子》[7句]
下辑:
《抱樸子外篇》[29句]
- 有天地之大,故覺萬物之小。有萬物之小,故覺天地之大。 0 0 0
- 人無少長,莫不有疾,但輕重言之耳。而受氣各有多少,多者其盡遲,少者其竭速。 0 0 0
- 神猶君也,血猶臣也,氣猶民也。故知治身,則能治國也。 0 0 0
- 虎豹之所徐,乃狸鼠之所爭也。陶朱之所棄,乃原顏之所無也。 0 0 0
- 欲求長生者, 必欲積善立功,慈心于物,恕己及人,仁 逮昆蟲,樂人之吉,湣人之苦,賑人之 急,救人之窮,手不傷生,口不勸禍,見 人之得如己得,見人之失如己之失。 0 0 0
- 日月有所不照,聖人有所不知。 0 0 0
- 山林之中非有道也,而為道者必入山林。 0 0 0
- 賢不必壽,愚不必夭,善無近福,惡無近禍,生無定年,死無常分。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