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規訓與懲罰》[4句]
米歇爾·福柯《規訓與懲罰》是法國著名思想家米歇爾·福柯(1926~1984)的代表作之一,于1975年問世。福柯稱這部著作為“我的第一部著作”,這可以從“成熟之作”和“領銜之作”這雙重意義來理解,但由此也可以看出福柯本人對這部著作的重視。
這大概是福柯寫過的最接近"完美"的著作,冷峻的描寫與熱烈的"抒情核心",細致的分析與透辟的理論反省以充滿張力的方式冶于一爐。對比最初台灣版的翻譯,譯者又做了精心的修改,使現在這個譯本無論准確性還是流暢性,都堪稱佳譯。當然翻譯的質量是建立在作者對福柯思想的全面研究的基礎上的,這一點恰恰是現在許多翻譯所缺乏的。不過,將discipline譯為"規訓",仍有"造字"之嫌,而現有的"紀律"一詞卻似乎更貼切。畢竟在尼采和韋伯那里,這個詞都譯做"紀律"(所以這個概念也並非如譯者所言,是福柯的"獨創")。不過,這個譯名以及其他一些小的地方,都屬于學術討論意義上的分歧,而不像一些其它福柯譯本中出現的往往是難以卒讀、術語混亂這些根本無從討論的"問題"。
上辑:
《楊朱經典語錄》[3句]
下辑:
《瘋癲與文明》[17句]
- The soul is the prison of the body. 靈魂是身體的監獄。 0 0 0
- 人們會說,對感覺反應的定量評定至少能從新興的生理學找到根據。單憑這一點,它也應在科學史上占一席之地。但是,規范監督也被一種醫學或精神病學緊緊地包裝起來,從而也具有一種“科學性”。它還受到一種司法機制的支持,後者直接或間接地給予它一種法律證明。因此,在這兩種重要的保護層下,作為這二者的聯系紐帶或交流媒介,一種精心制定的規范監督技術不斷地得到發展,延續至今。 0 0 0
- 這個系統把教養技術擴散到各種最單純的紀律,使紀律規范滲入到刑法體制的核心,並用紀律規范來控制最輕微的非法活動,最不起眼的不正規、偏離或反常以及過失犯罪的威脅。一種微妙的、分等級的“監獄網絡”及其嚴密的機構與各自使用的方法,擔負起古典時代那種專橫、普遍但很不統一的禁閉的責任。 0 0 0
- 人的靈魂的曆史現實是:生于被束縛與被監視。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