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多瑪120天》[6句]
    薩德

    法國專制舊王朝時期,四個淫惡的貴族帶著妻子,以及擄來童男童女,四名陪媼、四名老鴇、八個有巨大陽具的肏漢,躲在人跡不至的西林堡里度過一百二十天極盡荒淫、殘忍的日子。
    四名老鴇輪流,每天述說五則有關情慾的故事,亂倫、雞姦、食糞、鞭打、車刑、虐殺,無所不包。伴隨著老鴇敘述的故事越趨殘暴,童男童女陪媼也一一慘遭虐殺。
    就像薩德傳記電影《鵝毛筆》(Quills)的敘述一樣,薩德被關在巴士底監獄時,擔心書稿被獄卒沒收焚毀。
    一七八五年,他耗時三十三天,將已寫完的《索》書第一部以及未完成的後三部大綱,謄寫在一張張寬約十到十二公分、頭尾相連、兩面書寫、全長超過十二公尺的紙捲上,藏在獄房某角落。
    法國大革命,火燒巴士底監獄……百年後,《索多瑪一百二十天》離奇出土……
    波特萊爾(Baudelaire)說:「欲對邪惡有所瞭解,必得重訪薩德。」
    羅蘭‧巴特說:「……在我們(法國)的文學當中,真正能夠帶給我極大之閱讀歡娛,並且會想不斷去重讀的,除普魯斯特之外,就數薩德一人,他們兩人各站我們文學世界的兩極。」
    西蒙‧波娃女士在《我們有必要燒掉薩德?》(Faut-il bruler Sade?)一書中說:「他入獄之前是個普通人,出獄時卻已成為偉大的作家。」
    傅柯(Michel Foucault)說:「在薩德的世界里,性是沒有任何規范的,有的話,也僅服從于其自身本質的內在法則,此一法則除了其自身之外不承認任何其他法則,它只聽命于至高無上的權力主宰者。」
    0 0
此專輯的句子
  • 薩德

    0

    薩德侯爵,全名當拿迪安·阿爾風斯·法蘭高斯·迪·薩德 (Donatien Alphonse François,Marquis de Sade, 1740年6月2日出生于巴黎,1814年12月2日逝世于巴黎附近) 是一位法國貴族和一系列色情和哲學書籍的作者。 他尤其由于他所描寫的色情幻想和他所導致的社會丑聞而出名,成名作為《索多瑪的一百二十天》(又譯《放縱學校》),後被改編為電影《索多瑪的120天》。
    薩德出生于一個古老的、敗落的法國南部的貴族家庭。通過他的母親他是法國王室的波旁王朝的一個遠親。薩德的母親是孔代王妃的高級女侍,他本人即出生于孔代親王在巴黎的宮殿里。在這里他也度過了他的幼年。他的童年部分是在巴黎,部分是在普羅旺斯度過的。從10歲到14歲他在巴黎的路易大帝學校(Collège Louis-le-Grand)上學,此後他進入了一個只有高級貴族才進得去的軍官學校。15歲時他成為候補軍官。16歲時他參加了七年戰爭並多次被提升。
    為了改進他的經濟狀況,薩德侯爵于1763年與瑞內·佩拉吉·德·孟特瑞爾(Renée Pélagie deMontreuil)結婚,孟特瑞爾出生于一個不十分高貴,但非常富有的貴族家庭。兩人可能有三個孩子。
    1764年薩德的父親死後,他繼承了他父親的與瑞士交界的三個省的榮譽總督的職務。
    薩德婚後所獲得的財富使得他可以開始他丑聞昭著的生活,他的生活遠遠跳出了當時法國貴族的放蕩主義所容許的范圍。
    據聞他多次虐待非常年輕的妓女和他家里的男女傭人,後來與他的妻子一起虐待家里的傭人。
看看其他热门专辑
看看其他標簽的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