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獵人們》[10句]
朱天心《獵人們》是朱天心的經典文集,描述了她及家人與貓族共處的生活。作者筆下的貓不是專業賣萌的寵物,而是獨立自在的“獵人”,令人對不同生命種族共處于地球這件事,有了全新的看法。
本書雖是散文隨筆集,但也可以視為小說家「都市人類學」式的台灣社會「畸零族群」觀察,只是凝視對象從人轉移到了貓,作家用情更深,在她自己的人生與時間中的刻鑿痕跡也就越深。在本書九篇作品中,作家述寫自己與屋里屋外、可見的與不可見的生活領域里眾貓族的邂逅與相處,她給他們自由,卻賺得了羈絆;對他們的生命尊之重之,自己的生命也得到豐富。在作者的筆下,貓已經不是寵物、不是朱家男女老小的玩偶,而是一群獨立自在的主體,各逞其能在人類支配的環境里尋找空隙,爭取一份存活的空間。這種視貓為自由主體的貓書,應該與人類英雄的傳記歸于同一類文體。
上辑:
《二十二歲之前》[11句]
下辑:
《初夏荷花時期的愛情》[13句]
- 與親愛的人不能分享同一種經驗、記憶、知識、心情,我不免覺得悲傷,也深感到一種與死亡無關卻如何都無法修彌的斷裂。 0 0 0
- 我不止一次理性提醒自己,不可以用單一指標來衡量一個國家(經濟的、民主的、人權的、文化的……當然,貓咪的),但是,但是一個非我族類不肯給一口飯、一口水、一條活路的國家,作為人族的我們生活在其中,究竟有什麼快樂、什麼光彩、有什麼了不起可言? 0 0 0
- 我不知道那些不惜花費無數讓小孩勤于穿梭在各種才藝班補習班“學習”的父母為何如此不在意如此無價的生活教育,學習如何平等尊重善待弱小生命並及于其他弱勢,我相信,對這價值的輕忽,日後早晚會反噬到哪怕是也會老也會弱的父母身上。 0 0 0
- 我們從不求日日保暖 ,不求人族寵幸, 從不奢望媽媽兄弟們可以永遠聚首,就像每天晚上這社區一戶戶人家燈光亮起時的那種情景,那種噢我知道了,幸福的感覺。 0 0 0
- 我只但願,同樣作為地球上的過客,我們彼此容忍,互不斷生路,至于生死禍福,自己碰到自己擔(其實我們流浪貓的生命通常只有二三年),這,會是一個夢想嗎? 0 0 0
- 臨進門,我偷偷回頭,看他緩步走下山坡巷道,都不像其他貓族走牆頭或車底,他昂首悠閑走在路中央,瀟灑自在(抽著煙?)我一時想不出有哪個人族男性比他要風度翩翩。 0 0 0
- 家寶仍然獨來獨往不理其他貓咪,終日獨自盤臥在窗台上,我偶爾也隨家人斥他一句:“孤僻!”真正想對它說的心底話是:現在是什麼樣的世情,能讓我全心而終相待的人實沒幾個,何況是貓兒更妄想奢求,你若真是只聰明的貓兒就該早明白才是。 0 0 0
- 家寶埋在桃花樹下,那是還未到清明,風一吹,花瓣便隨我的眼淚閃閃而落。現在已濃蔭遮天,一樹的桃兒尖已泛了紅,端午過後就可摘幾個嘗嘗新了。 我常在屬下無事立一立,一方面算計桃兒,一方面伴伴墳上已生滿天竺菊的李家寶。 0 0 0
- 誰說貓無情呢?貓有時候的離家出走是因為好奇,好奇外面的世界,但是她是會回家的。可惜,現代社會太多的捉貓人,毫無獨自生存經驗的家貓才不能回家。 0 0 0
- 為何每回我不忍多看“國家地理頻道”和“Discovery”,因為每見食物鏈的任一方受苦,苦旱、受饑、被獵食或者獵食失敗……簡直覺得造物的殘酷無聊透了,開這種惡意又難笑得玩笑也不厭煩——原來,原來她也不過跟我一樣,不知道該不該插手,例如你愛的恰總是強者,而你打心底同情恨不得立即伸手改變命運的(無論是綠繡眼或人)恰又是弱者那方,因此時機延宕、蹉跎,往往我與那造物的一樣,眼睜睜地啥都沒做。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