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碧奴》[11句]
    蘇童

    在《碧奴》中,蘇童帶我們回到了遙遠的古代,以其豐富的想象力為我們重現了一幕幕令人目眩神迷而又精心動魄的精彩場景——為了生存而練就九種哭法、送寒衣前為自己舉行葬禮、裝女巫嚇走頑童、被當作刺客示眾街頭、眾青蛙共赴長城……小說中,碧奴的堅韌與忠貞擊退了世俗的陰謀、人性的丑惡,這個在權勢壓迫下的底層女子以自己的癡情、善良在滄桑亂世中創造了一個神話般的傳奇。
    在書中,蘇童將一個經典的,用眼淚灌注的神話,用曼妙的語言,演繹得魔幻動人。 這里的人們不允許哭泣 書的開篇就說到了對眼淚的禁錮:“北山下的人們至今不能哭泣。哭泣的權限大致以年齡為界,孩子一旦學會走路就不再允許哭泣了,一些天性愛哭的孩子鑽了這寬容的漏洞,為了獲得哭泣的特權,情願放棄站立的快樂。” 于是,母親借助巫術讓嬰兒立刻停止哭泣而沉沉睡去;女孩子除了眼睛,根據各自的生理特點,動用了各種人體器官引導眼淚,眼淚便獨辟蹊徑,流向別處去了。家住北山下的碧奴燦爛如花,她是用頭發來哭泣的,而且哭得不加掩飾。她的頭發整天濕漉漉的,雙鳳鬟也梳得七扭八歪,走過別人面前時,大家都躲得遠遠的。 從頭發中流出的淚水,一路陪伴碧奴,直到丈夫失蹤,她的眼淚一直流到了山外,更多人知道了憂傷的碧奴,而她的腳趾也開始哭泣。 青蛙的前身是一個盲婦人 碧奴去河邊雇馬找尋失蹤的丈夫,卻被一只青蛙一路追隨,而她無意中發現青蛙的前身竟然是一個盲婦人,而這個盲婦人曾經劃著木筏順流而下,沿河尋找她失蹤的兒子。她淒慘的叫聲吵醒了河兩岸寂靜的黎明,那令人驚恐的聲音預示著末日的迫近,果然洪水很快到來,盲婦人被沖得不知去向。 碧奴揣著那只瞎眼的青蛙去北方尋夫,她們都要找到心愛的人,之後經曆了很多故事,也有了後來眾青蛙共赴長城的壯觀景象。碧奴為自己舉行葬禮 碧奴和青蛙曆盡千辛萬苦,一路上經曆了鹿人和馬人阻撓,後來在一個男孩的監督下,要親自為自己掘一方墳墓:“碧奴端詳著那棵松樹下草草劃出的墓線,依稀看見死神在那個方框下欠起了身子,焦灼地等待著她。”于是放聲大哭,烏黑的頭發開始放肆地嗚咽。哭完以後,碧奴和男孩開始討論到底把自己埋在何處才合適,此時青蛙不知去向。
    《碧奴》則用她和她的眼淚,變成了一部蘇童的神話時代百科全書。
    0 0
此專輯的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