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越死亡-恩寵與勇氣》[10句]
肯·威爾伯本書無論作為講述抗癌病人的故事,還是作為病人與照顧者的指南,抑或作為一則動人的愛情佳話,或者作為對世界偉大的智慧傳統的理解、對生命意義的思考、對死亡與瀕死的檢視,以及對靈性發展意義的研究,都是極為成功的。
美麗、活潑、聰慧的女子崔雅,三十六歲邂逅肯·威爾伯,彼此一見鍾情,于是喜結良緣。然而,就在婚禮前夕,崔雅卻發現患了乳癌,于是一份浪漫而美好的因緣,引發出了兩人共同挑戰病魔的故事。他們煎熬過五年時間,因腫瘤惡化,終而不治。在這五年的艱難歲月里,夫妻各有各的痛苦和恐懼,也各有各的付出;而相互的傷害、痛恨、怨懟,借由靜修與修行在相互的超越中消融,並且升華到慈悲與智慧⋯⋯在這個過程中,病者的身體雖受盡折磨,而心卻能自在、愉悅、充滿生命力,甚至有余力慈悲地回饋,讀來令人動容。
在這部死亡日記中,女主人公的敘述與男主人公的解說渾然交織為一體,宛如對話、交流、相互解讀,使其內心體驗成為真實的生命經驗。
上辑:
《橙色女孩》[15句]
下辑:
《沒有疆界》[1句]
- 如果你想熄滅自我感,就必須實踐無私的服務。你必須服務他人,但不是為了自己或希望受到贊美;而只是單純地去愛、去服務——就像德蕾莎修女所說的:“要愛到心疼為止。” 0 0 0
- 我有一副身體,但我並非自己的身體。 我有欲望,但我並非自己的欲望。 我有情緒,但我並非自己的情緒。 我有思想,但我並非自己的思想。 我就是那僅存的純粹覺知,是所有思想,情緒,感覺與知覺的見證。 我不是我的工作,我不是我的表現,我不是我的成功,也不是我的失敗。這些外在的東西,絲毫動搖不到我那個內在的真我,看清楚小我的虛假認同。 0 0 0
- 人們總是無法明白一個簡單的事實:日常生活中每一個當下的覺知就是真實的大我。有誰是無法意識到大我的?人們只對神秘的事物惑興趣,譬如天堂、地獄、輪回轉世等等,簡單的真相是不吸引人的。因此宗教縱容他們,最後還是要把他們帶回大我。既然你最終還是回到大我,何不在當下便安住于大我。 0 0 0
- 恩寵始終是存在的,恩寵就是大我,並不需要向外追尋。我們只需要認識它的存在…… 0 0 0
- 恩寵與勇氣,存在與工作,靜定與熱情,臣服與意志,接納與果決,這就是她一生的總結。她一生都在和自己靈魂的這兩面角力,最後終于將它們結合成一個和諧的整體。 0 0 0
- 真實的大我不是一個東西,而是體認到一份透明的開放感,或不再認同任何的客體或事件,束縛其實就是目睹者對可見事物的錯誤認同,只要把這種錯誤的認同逆轉過來,便可以輕易地獲得自由。 0 0 0
- God, grant me serenity to accept those things I can't change, the courage to change those I can, and the wisdom to know the difference. 願上帝賜予我平靜的心,讓我接受我不能改變的;願上帝賜予我勇氣,讓我改變我能改變的;願上帝賜予我智慧,讓我明辨這兩者的區別。 0 0 0
- There is no Hell but selfhood, no Paradise but selflessness. 沒有地獄,只有自我;沒有天堂,只有無我。 0 0 0
- 如果領悟的東西不是永恒的,它就不值得擁有。因此我們追尋的並不是一個有起點的東西,而是永恒的、每一個當下的覺知。 0 0 0
- 永恒不是時間的永續,而是沒有時間感的當下。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