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辑:
《大夏王侯》[85句]
下辑:
《自为者有力的句子》[102句]
- 任何形式的终极理论(如TOE),它的证明必须要在自身之內完成,否则便谈不上终极。而任何一个理论或逻辑体系都不可能实现自证,再完备也止步于自圆其说。 0 0 0
- 当我们在说“学哲学”的时候,我们其实是在学习一套特殊的语言及其携带的思维方式。 0 0 0
- 我思故我在,我在故非我亦在。事实上我思的提出标明了我与非我的界线,它不仅成为“我”或主体性的发现,更是“非我”或对象的发现,而后者我认为直接启发了胡塞尔。 0 0 0
- 过去,我们以演化来解释生命现象,发现它十分合理而富成效。现在,我们拿生物学或者生命进程理解演化,却显得有些不够了。 0 0 0
- 严格来讲,哲学之没落始于亚里士多德之后,而这种没落与亚里士多德又存在直接关系。 0 0 0
- 人必须不断丰富自身并保持长久的开放,以适应这世界的多义性。 0 0 0
- 人们坚信自由的存在,因为人们从不追问自由。人们从不追问自由,因为一旦被追问,自由便无处容身。 0 0 0
- 对于知识的掌握,最重要的不是输入而是输出。 0 0 0
- 每一时代科学领域的新发现都势必引起哲学新综合的要求与热情。 0 0 0
- 真之残酷不仁,常在其与美、与善的悖逆冲突中显现,这较之善恶、美丑的对立更让人唏嘘。后者往往带有喜剧性,而前者似乎注定是悲剧的。 0 0 0
- 当我们就某个范畴、观念表达自己的理解时,实际上并不清楚我们究竟是在对它进行解说,还是在借它阐述自己。 0 0 0
- 切分的心灵无以参透宇宙,宇宙无所谓疆界,划分疆界是人一贯的恶习。 0 0 0
- 凡属性,总是这样那样关系的这样那样的表象。 0 0 0
- 以哲学史进程来看,哲学一词从原初的希腊含义,到后现代语境,经历了种种变化。其中存在一些关键的转折点。但最得我心,或者最接近我所理解的意义的,依然是古希腊样式。 哲学需要一场复归,当然这不是要把我们的哲学事业退回到古典时代,而是将我们对哲学的理解——它是什么、它需要做什么——带回到它开始的时候,以此指引我们当下的哲学研究。 0 0 0
- 读书对人的影响,我看重品性甚于智识。 这也是我对人本身的看法。 0 0 0
- 所谓男女平等,不是抹平两性差异,而是要尊重这样的差异,不卑不亢,绝无因男女有别而产生的任何歧视与贬抑。 0 0 0
- 口号林林总总、眼花缭乱,说了也就说了。最令我看重总是态度。一向认为口号、宣言之类,其实是表达态度最弱最浅薄的一种。 0 0 0
- 科学是什么? 关于此问,大致有两个维度的思考方向:哲学的与历史的。 对科学的哲学反思,其追问的是科学何以成其为科学,无论科学一词在不同的时空里是否具有不同的指称,只关心这些指称不变的、共同的涵义。 对科学的历史考察,则不注重对科学的本质规定,而更关心科学的历史渊源,关心科学一词及其所指在不同时空下具有怎样的形态以及如何随时间演变至今。 需要指出的是,这两种思维方式并无什么优劣之分,现实的思考须二者相辅相成,乏一不可。另,对待艺术亦如是。 0 0 0
- 生命的全部意义或许就在于远离平衡态。 0 0 0
- 以前觉得傻子很多,要么太轻易被说服,要么总也说服不了。事实上,最傻莫过于说服别人的渴望。 0 0 0
- 天才早夭 , 诗人目盲 , 音乐家耳聋 , 竭力思想者 , 丧尽行动力 , 上帝之恩惠 , 常以嘲弄临世。 0 0 0
- 我们常说人生有许多珍贵的东西钱换不回来,因而比钱重要得多。可别忘了,人生也有许多东西根本不值得我们拿钱换,没了最好。 0 0 0
- 唯物主义在中国的盛行,与我们的思想传统不无关联,汉字即是这种传统的直接表现,姑可称之为反映论。反映论的预设前提便是唯物主义。其实原始人类乃至大半个动物界都奉行这种朴素的唯物反映论。人类早期的文字皆是象形符号系统,只不过千百年来只有我们继承了这套系统,故而才有所谓书画同源论。而早期西方世界的文字虽已在半路抽象化,但它们的艺术观一度仍是反映论的直接产物。 0 0 0
- 一切对象都具有某种镜像功能。 0 0 0
- 拉兹洛认为演化的进程就是手段逐渐成为目的本身的过程。换言之,这些如今作为目的的东西在演化的某段时间內都是为了达成另一些目的的手段。那一些目的与其说消失毋甯说是由于亿万年演化的积淀而沉潜于人性的深处,以柏拉图的话说:被“遗忘”了。而哲学的任务就在于把这些或仍有效或已完全静默而我们对此毫无察觉的根性完整地揭示出来,并提供一些合理的解释。目前我仅看到王东岳做了这件事,并且颇有所成。 0 0 0
- 《无间道》的流行台词“出来混,迟早要还”,明明指向一切存灭、生死。人的出生纵可有千般不平等,但死亡偏偏一视同仁,无可辩驳。时间真是暴君啊,曾经赠予的一切必将统统收回。普鲁斯特讲,死亡对人是一种治愈。可有时我也甯愿不要这种治愈。 0 0 0
- 语言所抵,思想得以可能。 思想之奥,语言常有不逮。 ——语言与思想之二律背反 0 0 0
- 最好的小说都是通晓世故的诗。 0 0 0
- 写作时我是主,读书时我是客,客人频频出入主人的家,主人也时时期待客人的光临。 0 0 0
- 自为者有力,自在者强。自在,自足而在也。 0 0 0
- 有生物学背景的思想一般含两种优势: 1.不把人从生物世界、自然系统中割裂而孤立地对待。 2.惯以演化的眼光思考问题,因而具备一种大历史视野。 古有言,谋一域则必谋全局,谋一时则必谋万世。 0 0 0
- 木心遣辞不避奥僻,但取恰适其义,与任人唯贤同。我将此纲领扩大,大至一切广博悠久的语种。唯此一来,恰适其义便可更其恰适了。 0 0 0
- 浪子无乡愁。所谓浪子,就是无论何方都能安顿自己的意思。 0 0 0
- 在托尔斯泰身上能同时看到旧约和新约的上帝。 0 0 0
- 亲爱的朋友,如果 你只剩下两个铜板 那么请记得 一个要用来买面包 另一个就去买玫瑰 面包,为了 满足你的胃 , 玫瑰,为了 取悦你的灵魂 亲爱的朋友 , 还请记得 , 所谓生活,就是那 面包与玫瑰间的劳作。 0 0 0
- 生活本来就不公平,因为只有死亡才是最公平的。 0 0 0
- 我时常感到其实人活着所做的一切都在于准备好死亡。所谓生活就是一场漫长的死亡准备。 0 0 0
- 最好的情形莫过于一个天性优良的人还肯下笨功夫。 0 0 0
- 知识自身无所谓有用无用,关键在于谁拥有它们。 0 0 0
- 事至如今,其实社会也就是两种阶层:有知阶层与无知阶层。 0 0 0
- 艺术经过狱火的淬炼会呈现完全不一样的境界。 0 0 0
- 人在生活世界中的富足,物质以家财万贯为善,精神以富可敌国为善。若两者不可兼得,只择其一,我倾向后者。人在此世,应当追求一种至上至深至久的福乐,而这种福乐我以为,只能是精神性的。当然,如此论调绝不表明后一种生活在道德上更优越,它不过是极其个人主义的选择。只有在个体意义上,重估一切价值才真正可能。那么,我的选择便是这种理性估值的结果。 0 0 0
- 除了生死,我都倾向于做一个旁观者。是的,偶尔也旁观一下生死。 木心曾打趣道:上帝是坚定的无神论者。现世的景观是,神的子民纷纷以修行为业,常趋苦避乐以求精神圆满,克己侍神。殊不知,神竟亦是那一等一的享乐主义者——这至高的福乐并不在主宰一切的权能,而在置身事外的快感。 因而,局外者并不是加缪眼中多余的人,而是加缪旁观生之荒谬时那一点神性。他也是局外者。只不过,这局,哲学家的局,究竟是什么,究竟有多大,只有上帝才知道。 0 0 0
- 我们总是最热衷于谈论自己一知半解的事物。 0 0 0
- 很奇怪为什么总有人对某些译本的译笔有这样那样的抱怨,难道没有发现吗?这里存在一个很明显的悖论:如果你在读完一部译作之后觉得翻译很烂,那说明你有阅读原作的能力,那为什么不直接去看原作?如果没有阅读原文的能力,那又是依据什么来对译文的质量做出评价呢?通常,翻译以信、达、雅为圭臬,而译笔信否、达否、雅否之类的介定都应该诉诸原作本身的內容和气质。即使对某译笔的评说是参照另外的译本,那么这几种译本翻译水平的优劣最终依然要通过与原文的比较核对。因而,除了借鉴翻译界权威的经验和意见,只有能力阅读译文的读者是无法凭个人的语言知识和阅读体验对译笔做出评价的,他能谈论的只有译者在其翻译所使用的这项语言上的水平如何。 0 0 0
- 地球在转,倘若我不动,让路自己走,那么它就能带我去任何地方了吗?——孩子的天真,思无邪而诗。 0 0 0
- 《爱之二律背反》 我们因爱而坚毅,我们因爱而脆弱 我们因爱而高贵,我们因爱而卑微 我们在爱中了解自己,我们在爱中忘记自己 爱让我们以为时间很长,仿佛可以无休止地爱下去;爱让我们明白时间很短,想要回味爱之初的甜美,死亡之页已停在指端。 爱是世间最矛盾的事物, 世间一切的矛盾都源于爱。 0 0 0
- 朦胧的思想经验总是要形诸笔端方能澄清,因为意识的混沌到有序得益于明晰的语言。 那么原则便是,任何恍兮惚兮的念头,都不能轻易放过,思想永远等待着被记录。在这点上,诗人最擅长,因而也最智慧。 0 0 0
- 从某种意义上说,哲学是反哲学史的,哲学史是非哲学的。 0 0 0
- 东西方思与言关系之差异在于:语言所抵之处,思想成为可能,这是西方;思想之奥,语言常有不逮,这是东方。维特根斯坦所言前半句——能言说者必清晰言说之——恰是对西方思想的写照;其所言后半句——不能言说者须保持沉默——则是对东方智慧的呼应。另一方面,此言正也暗示了东西方思想文化各自的短处。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