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過去的痛》[5句]
梅·薩藤★著作等身的女作家、美國人文與科學院院士梅•薩藤至誠之作,坦然講述人生中的艱難時期,探討對人性的深刻思考。
★獨居,正在成為很多人的主動選擇。到2013年,我國獨居人口比例已達14.6%,梅•薩藤的日記為向往獨居生活的人展示了一種真實的生活范式:她一面讀書寫作、接受采訪、出席講座,一面照顧貓狗、接待好友、鑽研園藝。數十年來,她的日記都是獨居者的必讀之書。
★梅•薩藤說:“孤單是自我的貧乏,孤獨是自我的豐富。有兩種人對我的作品極感興趣——首先是生活孤獨的人……而第二種,是還沒有對生活做出承諾的年輕人,既在工作也在愛情方面。”
★梅•薩藤與同性伴侶朱迪相知數十年,卻因對方患上奧茲海默症而痛失所愛。她在日記中回顧自己身為女性、身為作家、身為少數群體的人生,以及走出情感傷痛的曆程。“一個人必須足夠強大才能承認自己的需要,才能成為一個完整的人。”
梅•薩藤作為一位聲譽卓著的作家,在詩歌、小說及非虛構領域均有建樹,其中,日記構成了她寫作中一道獨具魅力的風景。本書收錄了梅•薩藤的兩本日記《過去的痛》(Recovering)與《夢里晴空》(After the Stroke),她在書中坦誠地記載了人生中的兩段艱難時期:66歲,一段多年的感情走到了盡頭,此時她不僅深陷抑郁症的泥潭,還接受了乳房切除手術,但 “打擊喚醒了隱藏的力量”,她憑借堅韌的勇氣繼續閱讀和寫作、悉心打理自己的生活空間,最終以卓然之姿走出了困境。73歲,她不幸中風,卻仍未被擊倒,而是從大自然和日常生活中汲取力量,深入思考自身與過去的關系,完成了一段精神與身體的康複之旅。
上辑:
《獨居日記》[8句]
- 我仍然不能相信塔瑪斯已經永遠地走了,今天早晨我哭醒了,但我不得不抑制住悲傷,否則我就會被壓垮。我想這結局對塔瑪斯是最好的——最近幾個星期它似乎跛得可怕,不想散步,我們都知道時間就要到了,它不再能享受一條狗的美妙生活了。 0 0 0
- 我們時代令我悲哀的是,人們對感情的自然流露所采取的不自然的輕蔑……那就是為什麼我不恥于承認,每當我看到自我控制的榜樣時,我總忍不住為他們哭泣。 0 0 0
- 把個人尊嚴和自足放在首位的人會盡己所能把痛苦關在門外。不要碰我。他們非常清楚,任何親密的關系都包含有痛苦,都需要一種特殊的意識,這是有代價的,于是他們試圖讓自己不受妨礙,盡可能地把痛苦拒之門外。 0 0 0
- 我已經逐漸成了孤獨生活的代表,這選擇本身在對抗婚姻或生育方面是有效的。也許在人的一生中確實有兩個時刻,二十歲和六十歲之後, 孤獨能帶來創造。但對于兩者來說,只有二十歲時孤獨才是一種選擇。並且這幾乎僅僅是一個暫時的選擇,因為生活在繼續,有各種可能會改變生活的進程。如果一個人確實選擇了孤獨,那一定有某種目的,而非僅僅是為了尋找自我 ;探索“個性”是這些日子的一個時髦概念,但有時至少顯得像是純粹的自我放任。一個人如何發現自己的個性?我的答案是通過工作和愛, 兩者都意味著給予而不是索取。都需要克制、自律以及一種無私,並且都是畢生的考驗。 0 0 0
- 如果一個人確實選擇了孤獨,那一定有某種目的,而非僅僅是為了尋找自我;探索“個性”是這些日子的一個時髦概念,但有時至少顯得像是純粹的自我放任。一個人如何發現自己的個性?我的答案是通過工作和愛,兩者都意味著給予而不是索取。都需要克制、自律以及一種無私,並且都是畢生的考驗。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