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離騷》[64句]
屈原《離騷》是戰國時期著名詩人屈原的代表作,是中國古代詩歌史上最長的一首浪漫主義的政治抒情詩。詩人從自敘身世、品德、理想寫起,抒發了自己遭讒言被害的苦悶與矛盾,斥責了楚王昏庸、群小猖獗與朝政日非,表現了詩人堅持“美政” 理想,抨擊黑暗現實,不與邪惡勢力同流合汙的斗爭精神和至死不渝的愛國熱情。
《離騷》可分為前後兩部分,即自“帝高陽之苗裔兮”,至“豈余心之可懲”,為前一部分;從“女嬃之嬋嬡兮”,至“吾將從彭咸之所居”,為後一部分。
前一部分描寫屈原對以往生活經曆的回顧。敘述屈原出身于與楚王同姓的貴族家庭及其生辰名字;描寫他自幼就努力自修美德、鍛煉才能,並決心報效楚國的願望;描寫他激勵引導楚王“及前王之踵武”,使楚國富強的理想,和輔助楚王進行政治改革的斗爭;然而由于屈原的政治理想和改革的實踐觸犯了腐朽的貴族集團的既得利益,因而招致了他們的重重迫害和打擊,誹謗和誣蔑漫天而來,而楚王也聽信讒言,疏遠和放逐了屈原;就在此時,屈原為實現理想而精心培植的人才也紛紛變質,使屈原的處境極為孤立;在此情況下,屈原看到自己的理想無法實現,“民生之多艱”,而祖國陷入“路幽昧以險隘”的岌岌可危的境地,使愛國愛民的屈原陷入極度的痛苦之中;屈原滿懷憤怒地揭露了楚王反複無常,不辨忠奸,昏庸無能的作為;同時揭露腐朽的貴族集團貪婪嫉妒,苟且偷安,背法妄行,結黨營私,把祖國引向危亡的罪惡;描寫了屈原不向反動勢力屈服的斗爭精神。
後一部分主要描寫屈原對未來道路和真理的探索與追求。首先,女嬃勸他接受曆史的教訓,不要“博謇好修”,而要明哲保身;但是屈原通過向重華陳辭,分析了古往今來的史實,否定了女嬃建議;于是屈原開始了“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的追求理想的曆程。首先,他上叩“天閽”,卻遭到冷遇;接著,詩人下求佚女宓妃、有娀氏女和有虞之二姚,以便上通天帝,然而均都落空,這象征性地說明了爭取楚王已經毫無希望了;于是屈原去找神巫靈氛占卜,靈氛勸他去國遠游;詩人猶豫不決,又去找巫咸問策,巫咸則勸其暫留楚國待明君而行;在矛盾的建議中,詩人分析了國內政情,覺得不能久留于黑暗無望的楚國,決定離楚遠行;但是,遠行的想法又與屈原愛國的衷情發生矛盾,所以在他升天遠行時,忽然看到了楚國大地,“仆夫悲余馬懷兮,蜷局顧而不行”,形象地否定了離楚的道路,最後詩人決心“從彭咸之所居”,用死來殉其“美政”的理想。
全詩的主題思想,即通過詩人為崇高理想而奮斗終生的描寫,強烈地抒發了他遭讒被害的苦悶和矛盾的心情,表現了他為國獻身的精神,和與國家同休戚、共存亡的深摯的愛國主義和同情人民的感情,表現了詩人勇于追求真理和光明,堅持正義和理想的不屈不撓的斗爭精神。同時也深刻地揭露了以楚君為首的楚國貴族集團腐朽黑暗的本質,抨擊他們顛倒是非,結黨營私,讒害賢能,邪惡誤國的罪行。
上辑:
《我為青春狂》[14句]
下辑:
《水形物語》[22句]
- 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異道而相安? 0 0 0
- 指九天以為正兮,夫唯靈修之故也。 0 0 0
- 成禮兮會鼓,傳芭兮代舞,姱女倡兮容與,春蘭兮秋菊,長無絕兮終古。 0 0 0
- 鷙鳥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 0 0 0
- 世幽昧以眩曜兮,熟云察余之善惡。 0 0 0
- 帝高陽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攝提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 皇覽揆余初度兮,肇錫余以嘉名: 名余曰正則兮,字余曰靈均。 紛吾既有此內美兮,又重之以修能。 扈江離與辟芷兮,紉秋蘭以為佩。 汨余若將不及兮,恐年歲之不吾與。 0 0 0
- 亦余心之所善兮, 雖九死其尤未悔。 0 0 0
- 甯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為此態也!鷙鳥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 0 0 0
- 眾女嫉余之蛾眉兮,謠諑謂余以善淫。 0 0 0
- 約黃昏以為期兮,羌中道而改路。 0 0 0
- 前望舒使先驅兮, 後飛廉使奔屬。 鸞皇為余先戒兮, 雷師告余以未具。 吾令鳳鳥飛騰兮, 繼之以日夜。 飄風屯其相離兮, 帥云霓而來禦。 紛總總其離合兮, 斑陸離其上下。 吾令帝閽開關兮, 倚閶闔而望予。 時曖曖其將罷兮, 結幽蘭而延佇。 世溷濁而不分兮, 好蔽美而嫉妒。 朝吾將濟于白水兮, 登閬風而絏馬。 忽反顧以流涕兮, 哀高丘之無女。 溘吾游此春宮兮, 折瓊枝以繼佩。 及榮華之未落兮, 相下女之可詒。 吾令豐隆乘云兮, 求宓妃之所在。 解佩纕以結言兮, 吾令謇修以為理。 紛總總其離合兮, 忽緯繣其難遷。 夕歸次于窮石兮。 0 0 0
- 歲月忽其不淹兮,春與秋其代序。 0 0 0
- 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 這句話的意思是:只要我認為是真善美的,就堅持到底,即使我要為此而死九次,我仍然不後悔。 0 0 0
- 民生各有所樂兮, 余獨好修以為常。 雖體解吾猶未變兮, 豈余心之可懲。 女嬃之嬋媛兮, 申申其詈予。 曰: “鯀婞直以亡身兮, 終然夭乎羽之野。 汝何博謇而好修兮, 紛獨有此姱節。 薋菉葹以盈室兮, 判獨離而不服。 眾不可戶說兮, 孰云察余之中情。 世並舉而好朋兮, 夫何煢獨而不予聽? 依前聖以節中兮, 喟憑心而曆茲。 濟沅、 湘以南征兮, 就重華而敶詞: 啟《九辯》與《九歌》兮, 夏康娛以自縱。 不顧難以圖後兮, 五子用失乎家衖。 羿淫游以佚畋兮, 又好射夫封狐。 固亂流其鮮終。 0 0 0
- 指九天以為正兮, 夫惟靈修之故也。 曰黃昏以為期兮, 羌中道而改路。 初既與余成言兮, 後悔遁而有他。 余既不難夫離別兮, 傷靈修之數化。 余既滋蘭之九畹兮, 又樹蕙之百畝。 畦留夷與揭車兮, 雜杜衡與芳芷。 冀枝葉之峻茂兮, 願俟時乎吾將刈。 雖萎絕其亦何傷兮, 哀眾芳之蕪穢。 眾皆競進以貪婪兮, 憑不厭乎求索。 羌內恕己以量人兮, 各興心而嫉妒。 忽馳騖以追逐兮, 非余心之所急。 老冉冉其將至兮, 恐修名之不立。 朝飲木蘭之墜露兮, 夕餐秋菊之落英。 0 0 0
- 朝濯發乎洧盤。 保厥美以驕傲兮, 日康娛以淫游。 雖信美而無禮兮, 來違棄而改求。 覽相觀于四極兮, 周流乎天余乃下。 望瑤台之偃蹇兮, 見有娀之佚女。 吾令鴆為媒兮, 鴆告余以不好。 雄鳩之鳴逝兮, 余猶惡其佻巧。 心猶豫而狐疑兮, 欲自適而不可。 鳳皇既受詒兮, 恐高辛之先我。 欲遠集而無所止兮, 聊浮游以逍遙。 及少康之未家兮, 留有虞之二姚。 理弱而媒拙兮, 恐導言之不固。 世溷濁而嫉賢兮, 好蔽美而稱惡。 閨中既以邃遠兮, 哲王又不寤。 懷朕情而不發兮, 余焉能忍而與此終古? 索瓊茅以筳篿兮, 命靈氛為余占之。 0 0 0
- 眾女子嫉妒我長得美貌啊,放出謠言說我行為放蕩。 0 0 0
- 豈余身之殫殃兮,恐皇輿之敗績! 0 0 0
- 飄風屯其相離兮,帥云霓而來禦。 0 0 0
-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哀民生之多艱,雖九死而無悔。 0 0 0
- 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 余雖好修姱以鞿羈兮,謇朝誶而夕替。 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攬茝。 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 怨靈修之浩蕩兮,終不察夫民心。 眾女嫉余之蛾眉兮,謠諑謂余以善淫。 固時俗之工巧兮,偭規矩而改錯。 背繩墨以追曲兮,競周容以為度。 忳郁邑余侘傺兮,吾獨窮困乎此時也。 甯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為此態也。 鷙鳥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 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異道而相安? 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詬。 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聖之所厚。 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佇乎吾將反。 回朕車以複路兮,及行迷之未遠。 步余馬于蘭皋兮,馳椒丘且焉止息、 進不入以離尤兮,退將複修吾初服……(節選) 0 0 0
- 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詬; 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聖之所厚. 0 0 0
- 朝搴阰之木蘭兮, 夕攬洲之宿莽。 日月忽其不淹兮, 春與秋其代序。 唯草木之零落兮, 恐美人之遲暮。 不撫壯而棄穢兮, 何不改乎此度? 0 0 0
- 帝高陽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攝提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 皇覽揆余初度兮,肇錫余以嘉名: 名余曰正則兮,字余曰靈均。 紛吾既有此內美兮,又重之以修能。 扈江離與辟芷兮,紉秋蘭以為佩。 汨余若將不及兮,恐年歲之不吾與。 朝搴阰之木蘭兮,夕攬洲之宿莽。 日月忽其不淹兮,春與秋其代序。 唯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遲暮。 不撫壯而棄穢兮,何不改乎此度? 乘騏驥以馳騁兮,來吾道夫先路! 昔三後之純粹兮,固眾芳之所在。 雜申椒與菌桂兮,豈惟紉夫蕙茞! 0 0 0
- 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于情其信芳。 0 0 0
- 路曼曼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路修遠以多艱兮,騰眾車使徑待。 路不周以左轉兮,指西海以為期。 0 0 0
- 忳郁邑余挓傺兮,吾獨窮困乎此時也。 0 0 0
- 帝高陽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攝提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 皇覽揆余于初度兮,肇錫余以嘉名; 名余曰正則兮,字余曰靈均; 紛吾既有此內美兮,又重之以修能; 扈江離與辟芷兮,紉秋蘭以為佩; 汩余若將不及兮,恐年歲之不吾與; 朝搴阰之木蘭兮,夕攬洲之宿莽; 日月忽其不淹兮,春與秋其代序; 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遲暮; 不撫壯而棄穢兮,何不改乎此度? 乘騏驥以馳騁兮,來吾導夫先路。昔三後之純粹兮,固眾芳之所在; 雜申椒與菌桂兮,豈維紉夫蕙芷; 彼堯舜之耿介兮,既遵道而得路; 何桀紂之猖披兮,夫唯捷徑以窘; 惟夫黨人之偷樂兮,路幽昧以險隘; 豈余身之憚殃兮,恐皇輿之敗績; 忽奔走以先後兮,及前王之踵武; 荃不察余之中情兮,反信饞而齌。 0 0 0
- 名余曰正則兮,字余靈均。 0 0 0
- 飲余馬于咸池兮,總余轡乎扶桑。 折若木以拂日兮,聊逍遙以相羊。 前望舒使先驅兮,後飛廉使奔屬。 鸞皇為余先戒兮,雷師告余以未具。 吾令鳳鳥飛騰兮,繼之以日夜。 飄風屯其相離兮,帥云霓而來禦。 紛總總其離合兮,斑陸離其上下。 吾令帝閽開關兮,倚閶闔而望予。 時曖曖其將罷兮,結幽蘭而延佇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