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給青年詩人的信》[14句]
    里爾克

    《給青年詩人的信》,輯錄里爾克在1903至1908年間寫給渴望成為詩人的青年卡卜斯的十封信。這些信是里爾克對創作的思考,更是對艱難、寂寞、愛等人生問題的解答,是給予青年人的真正的精神指導。
    “我們必須認定艱難;凡是生存者都認定,自然界中一切都是按照自己的方式生長,防禦,表現出來自己,無論如何都要生存,抵抗一切反對的力量。”
    “寂寞在生長;它的生長是痛苦的,像是男孩的發育,是悲哀的,像是春的開始。你不要為此而迷惑。我們最需要卻只是:寂寞,廣大的內心的寂寞。‘走向內心’,長期不遇一人——這我們必須能夠做到。”
    “愛,很好;因為愛是艱難的。以人去愛人:這也許是給與我們的最艱難、最重大的事,是最後的實驗與考試,是最高的工作,別的工作都不過是為此而做的准備。”
    這本書附錄譯者隨筆《里爾克》及其選譯里爾克斯文《論“山水”》、小說片段《馬爾特·勞利茲·布里格隨筆》和詩歌等,是詩人創作的獨特展示。
    0 0
此專輯的句子
  • 里爾克

    0

    萊納·瑪利亞·里爾克(Rainer Maria Rilke,1875年12月4日-1926年12月29日)奧地利詩人。詩歌界的風云人物,他的詩曾深受詩歌愛好者的喜愛。早期的創作具有鮮明的布拉格地方色彩和波希米亞民歌風味。是一位重要的德語詩人,除了創作德語詩歌外還撰寫小說、劇本以及一些雜文和法語詩歌,其書信集也是里爾克文學作品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對19世紀末的詩歌裁體和風格以及歐洲頹廢派文學都有深厚的影響。
    在很早的時候,叔本華和尼采就對里爾克產生了很深的影響,這也是里爾克一直醉心于古典文學時仍不放棄哲學的原因之一。
    年輕的里爾克傳記開始在無家可歸後開始,寂寥這是里爾克一生的桎梏。從那首被修飾後出現在1896年發行的詩集《祭神》中的〈家〉(Heimat)可見一斑。表達了里爾克對家鄉布拉格的情結。
看看其他热门专辑
看看其他標簽的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