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千歲寒》[17句]
    王朔

    《我的千歲寒》實際上是王朔近年來的五部作品的合集,其中包括《我的千歲寒》、北京話版《金剛經》、《唯物論史綱》、《宮里的日子》以及劇本《夢想照進現實》的小說版、調侃性的影視評論《與孫甘露對話》。
    王朔在為全書做的序《我是誰》中,自稱偏愛本來寫給張元的《我的千歲寒》,並強調“這部作品讓漢語有了時態”。《我的千歲寒》取材于《六祖壇經》,寫的是主人公惠能悟道的傳奇故事,惠能從一個不識字的樵夫,成為享譽青史的一代宗師,被西方人稱作“東方耶穌”,這個獨特的曆史現象,很是令人回味!小說融入了作者自己的哲學思考和人生觀。曆經三版,王朔自信地說,這部作品“全是文字的精華,要說美文這叫美文,這可是給高級知識分子看的”。
    除了《我的千歲寒》,新書中還有充滿“科學味”的北京話版《金剛經》第二版與《唯物論史綱》。北京話版《金剛經》用北京話通俗地“科學”地重寫了《金剛經》。王朔表示,《金剛經》成書于兩千年前,那時物理和化學沒有現在發達,更多的得靠觀心,既然物理都發展到這個地步了,就得拿起物理這個利器,這是把锃亮的刀子。“有的作家還從傳統中找靈感,那就是傳統的奴隸,你得從科學里找。”王朔說。
    新書中的《唯物論史綱》原來叫《論上帝是物質》,源自王朔給女兒考大學推薦的哲學提綱,後來他一“推”不可收拾,“發現物質後面還有人”,一路推演至今日。
    新書里還有《宮里的日子》,王朔自評這是“根據《資治通鑒》改編的小武的故事,不完全是史實,有些廢太子李承乾的行舉‘按’在高陽身上”。他還表明“《宮里的日子》是給老徐(徐靜蕾)寫的,希望今年能拍出來”。當然,新書也收入了他為徐靜蕾寫的電影《夢想照進現實》的小說版、調侃性的影視評論《與孫甘露對話》
    對于新書題材風格均與以往作品不同,王朔說:“我把過去自己的東西全部砸碎,這才能絕處逢生。我放眼的是宇宙。以前說,民族的是世界的,我說,個人的才是世界的。”王朔還表示,新書出版後,還將在台灣發行繁體字版。
    0 0
此專輯的句子
  • 王朔

    0

    王朔,我國著名作家,編劇。1958年,出生于江蘇省南京市,祖籍遼甯岫岩,1976年畢業于北京四十四中學,後進入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北海艦隊任衛生員.1980年退伍回京,進入北京醫藥公司藥品批發商店任業務員,1983年辭職靠寫作為生。1978年開始從事文學創作(短篇小說《等待》發表于當年《解放軍文藝》文學雜志第11期),自1984年初處女作中篇小說《空中小姐》發表在《當代》後,迄今已創作二十二個中篇小說、三個長篇小說,大約一百六十萬字,並創作了數十集電視劇。1997年1月赴美。1997年7月回國,從事自由寫作。出版有《王朔文集》《王朔自選集》等,他的早期小說詩歌文學作品都是以自己部隊“大雜院”的成長經曆為素材,後來的小說則形成特有風格,對白通俗化又充滿活力,敘述語言則戲謔、反諷為主,對權威話語和知識分子的精英立場都有嘲諷,後進入影視業,電視劇《渴望》和《編輯部的故事》都獲成功。2007年,王朔以500萬元的版稅收入,榮登“2007第二屆中國作家富豪榜”第6位,引發廣泛關注。
看看其他热门专辑
看看其他標簽的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