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神论者做弥撒》[7句]
    巴尔扎克

    《无神论者做弥撒》这是法国伟大作家170多年前写的一篇小说。它在我心灵深处发生过震撼,对一些无神论者相信天国改变了我的看法。至今只要一提起这篇作品,就为作品里的主人翁——德普兰外科大夫而感动。《无神论者做弥撒》是巴尔扎克鸿篇巨着《人间喜剧》中的一个名篇。是对人真、善、美的颂扬,体现了巴尔扎克理想主义倾向。
    在小说里,作者用设置悬念的手法,讲述了一个坚定的无神论者做弥撒的原委,从中既表达了巴尔扎克的无神论观点。同时又揭示了宗教在现实生活中的不可否定的作用。小说里的中人物德普兰医生是一个杰出的外科医生。同时,也是一个“坚定不移的无神论者,其坚定程度就像信教者不能接受世上有无神论者一样。他从青年时代开始就擅长于解剖人体,从生前、生时到生命结束以后,他搜遍人体一切器官,并未发现那对于宗教理论至关重要的唯一的灵魂”。从这些叙述中可以看出,巴尔扎克从唯物主义立场和科学的世界观出发,彻底否定了作为宗教理论核心观念的灵魂的存在,指出了宗教的虚幻性。然而就是像德普兰这样一位坚定的无种论者,在实际生活中却也无法回避宗教问题,甚至违背自己的基本立场去做自己本不愿意做的事——定期到教堂去为已故去的虔信宗教的恩人做弥撒。对他的这种矛盾的行为,巴尔扎克在小说中写道:没有人像他那样招来那么多相互矛盾的评价。虽然他也会为了获得医生们不该觊毹的黑绶带,在宫中故意从口袋里掉出一本祈祷书来,但是请相信他心里对这一切是嗤之以鼻的。”事实上小说里的这位医生对待宗教的态度也就是巴尔扎克对待宗教的态度。巴尔扎克在这里主要是从社会习俗的角度来肯定宗教的作用。
    从以上对巴尔扎克创作的分析来看,宗教问题的确是他的刨作中的一个无回避和不可忽视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甚至支配着他的创作。而他的创作中的宗教思想既是文艺复兴以来反种学的哲学思想发展的形象体现,又反映了19世纪初法国社会的现实需求。因此,对于巴尔扎克创作中的这种现象应该客观地、实事求是地进行评价,而不应简单地加以否定。
    0 0
此专辑的句子
  • 巴尔扎克

    0

    奥诺雷·德·巴尔扎克(Honoré de Balzac,1799年5月20日-1850年8月18日),法国19世纪着名作家,法国现实主义文学成就最高者之一。他创作的《人间喜剧》(Comédie Humaine)共91部小说,写了两千四百多个人物,是人类文学史上罕见的文学丰碑,被称为法国社会的“百科全书”。
    生于法国中部图尔城一个中产者家庭,1816年入法律学校学习,毕业后不顾父母反对,毅然走上文学创作道路,但是第一部作品五幕诗体悲剧《克伦威尔》却完全失败。而后他与人合作从事滑稽小说和神怪小说的创作,曾一度弃文从商和经营企业,出版名着丛书等,均告失败。商业和企业上的失败使他债台高筑,拖累终身,但也为他日后创作打下了厚实的生活基础。1829年,他发表长篇小说《朱安党人》,迈出了现实主义创作的第一步,1831年出版的《驴皮记》使他声名大震。他要使自己成为文学事业上的拿破仑,在30至40年代以惊人的毅力创作了大量作品,一生创作甚丰,写出了91部小说,合称《人间喜剧》。《人间喜剧》被誉为“资本主义社会的百科全书”。但他由于早期的债务和写作的艰辛,终因劳累过度于1850年8月18日与世长辞。
    巴尔扎克在法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十分重要。在他之前,法国小说一直未能完全摆脱故事的格局,题材內容和艺术表现力都有一定局限。巴尔扎克拓展了小说的艺术空间,几乎无限度扩大了文学的题材,让社会的方方面面,包括那些仿佛与文学的诗情画意格格不入的东西都能得以描绘。他借鉴了其他文学题材的特点,把戏剧、史诗、绘画、造型等多种艺术形式融入小说创作中,在西方文学史上第一次如此巨大的丰富了小说的艺术技巧。批评家泰纳称赞他道:“真正使他成为哲学家,而且超乎一切伟大艺术之上的,是把他的所有作品,连合成一部作品,部部作品都是互相连接,同一个人物重复出现,而彼此关联……从来没有艺术家聚积了这么多的光辉于其所要描写的人物,而且从来也没有这样的完美……巴尔札克之所以真正伟大,就在他握住了现实,而且握住了全体,他的伟大的系统,又把他的绘画有力地统一起来,忠实而且有趣。”
    巴尔扎克对现实主义文学最大的贡献在于他对典型人物形象和社会风俗的细致刻画,并表达人物性格在社会环境中的变化和发展。他以“编年史的方式”描写逐年描绘上升中的资产阶级对贵族社会日甚一日的冲击。他所创造的人物高老头、葛朗台、高布赛克、拉斯蒂涅、吕西安、贝姨、伏托冷等等几乎已经成为文学史不同类型资产阶级代表人物的样板形象,对以后的现实主义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些人物虽然都很典型,却并不如狄更斯所塑造的人物一样僵化,而是具有鲜明的个性色彩。
更多相关句子
看看其他标签的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