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中国屏风上》[6句]
毛姆作者以游记的形式给我们展现了上个世纪20年代中国社会满目疮痍的场景,再现了腐败政府的软弱无能与上流社会的纸醉金迷。通过调侃的讥讽,入木三分地刻画了外国列强的骄横虚伪和生活的空虚与无奈,以及朴实勤劳的中国民众所担负的深重灾难。
一九一九至一九二○年冬季,时年四十五岁的毛姆来到中国,溯长江而上一千五百英里,《在中国屏风上》即是他此次行程的产物,五十八篇或长或短、原本可以写成小说的“素材”,连缀成“一组中国之行的叙事”。
这组“叙事”的读者当然是本国人,毛姆为英国同胞展现的是一幅古色古香、散发着浓郁东方情调的“中国屏风”。毛姆在这架屏风上描绘了遥远、古老而又神秘的中国景致,她的山川风物、人文景观:令人敬畏的长城、急流险滩的长江、天光云影的水田、纪念先祖的牌坊、筑有雉堞的城墙、各式各样的庙宇、竹林深处的农家、山上的婴儿塔、路边的小客栈……当然,相对于“风土”他更感兴趣的永远是“人情”,他以一颗久经世故又不失赤子纯真的悲悯之心感受着、传达着他所碰到的形形色色的中国人的形象;尤其重要的是,他在满怀同情地试图贴近中国风土人情的同时,毫不留情地以批判的态度反映了在中国的英国人的生活真相。因为他始终认为:“写作中,更重要的不是丰富的材料,而是丰富的个性。”
上辑:
《总结》[12句]
下辑:
《毛姆读书随笔》[15句]
- 你不能向人们要求超出他们所能给予的东西。 0 0 0
- 东方人的这种平等观念既不同于欧洲人也有别于美洲人。在他们看来,职位和财富造成的人与人之间地位的尊卑完全是偶然的,并不妨碍人的交往。 0 0 0
- 我看见的是,他的感官所喜爱的,他的灵魂就厌恶。 那双苦恼的眼睛,那种做作的语气,赞美人时那种斟酌拘谨,那逃犯式的神情是很好的说明。 0 0 0
- “我们卖给一个家伙山坡上的一块农场,”他回忆说,蓝眼睛一闪一闪的。“因为坡很陡,那里所有的鸡都是一只腿长一只腿短。” 0 0 0
- 智慧说到底只能在儒家经典中发现。他毫无保留地接受了儒家学说。它圆满地回应了他精神上的需求,又使西学根本上显得空洞。我对此感兴趣是因为这证明了我的一个观点:哲学关乎个性,而不是逻辑。哲学家的信念并非依据确实的证据,而是他自己的性情;他的思维活动仅仅用来证明他直觉到的真实是有道理的。如果儒家学说牢牢地控制着中国人的思想,这是因为它解释和表达了中国人的思想,而没有其它的思想体系能够做到这一点。 0 0 0
- 但在他的视野中事物都是杂乱无章的,而其实,那些只不过是艺术创作的原料。它们就像是陆军或海军军需库的物品清单,对一个充满想象力的人来说这是一座宝藏。 因为在写作中,更重要的不是丰富的材料,而是丰富的个性。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