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別的聲音,別的房間》[15句]
    杜魯門·卡波特

    本書是美國作家杜魯門·卡波特23歲時的代表作,帶有自傳性質作者將其思想用半隱秘的語言流動式地環環相扣地表達出來,顯示了其對語言驚人的駕馭能力,被譽為“20世紀中期文學的試金石”。
    在這部成熟的半自傳體小說中,13歲的男孩喬爾·諾克斯從小生活在新奧爾良,母親死後,被送去南方,與在他剛出生就拋棄他的父親一起生活。但是,當喬爾到了位于阿拉巴馬州鄉下那衰敗的斯卡利莊園,他的父親卻無處可尋。相反,喬爾見到了乖僻的繼母埃米,埃米古怪的堂弟倫道夫,還有叛逆的小女孩伊達貝爾,伊達貝爾很快愛上了喬爾並支持他尋找父親。
    受到卡波特幼年時悲觀厭世思想的影響,這部小說以色彩斑斕的敘述展現時間和環境,表現生命中潛在的希望和失落。
    0 0
此專輯的句子
  • 杜魯門·卡波特

    0

    杜魯門·賈西亞·卡波特(英語:Truman Garcia Capote,發音為 /ˈtruːmən kəˈpoʊti/;1924年9月30日-1984年8月25日),本名杜魯門·史崔克福斯·珀森斯,是一位美國作家,著有多部經典文學作品,包括中篇小說《第凡內早餐》 (1958) 與《冷血》 (1965) 。
    在《冷血》一書中,卡波特開創了“真實罪行”類紀實文學,被公認是大眾文化的里程碑。兩次獲得歐·亨利短篇小說獎。
    1924年生于新奧爾良,他自幼父母離異,17歲便高中輟學,受雇于《紐約客》開始寫作生涯。
    2005年好萊塢在大銀幕上再現了這位傳奇作家寫作《冷血》的經曆,該片為菲利普·塞默·霍夫曼贏得了奧斯卡影帝。
看看其他热门专辑
看看其他標簽的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