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句:我與我周旋久,甯作我。
- 玄等既破堅,有驛書至,安方對客圍棋,看書既,竟便攝放床上,了無喜色,棋如故。客問之,徐答曰:“小兒輩遂已破賊。” 0 0 0
- 朗朗如日月之入懷,肅肅如入廊廟中,不修敬而人自敬。 0 0 0
- 官本是臭腐,所以將得而夢棺尸;財本是糞土,所以將得而夢穢汙 0 0 0
- 桓公北征,經金城,見前為琅邪時種柳,皆已十圍,慨然曰:“木猶如此,人何以堪!”攀枝執條,泫然流淚 0 0 0
- 夜光之珠,不必出于孟津之河。 0 0 0
- 乘興而來 盡興而歸 0 0 0
- 會心處不必在遠。 0 0 0
- 吾雖不殺伯仁,伯仁由我而死。幽冥之中,負此良友 0 0 0
- 覆巢之下,焉有完卵。 解析:傾覆的鳥巢下面,又怎麼會有完好的鳥蛋呢? 孔融被捕時,家中人人自危,但兩個八、九歲的孩子卻在那兒玩游戲,沒有一點惶恐的樣子。家人以為,孩子不懂事,大禍臨頭還不知道,便偷偷地叫他們趕快逃跑。孔融懇求官員放了他兩個幼子。不料其中一個孩子竟不慌不忙地說:“爸爸,您不要懇求了,他們是不會放過我們的。覆巢之下,焉有完卵?”孩子的這句話被曹操知道後,下令處死兩個孩子,因為他們從小就這樣聰慧有謀,將來必定是禍患。結果,這兩個孩子就和父親一起被害了。 0 0 0
- 精金百煉,在割能斷。 0 0 0
- 志大其量,終當死屋壁間。 0 0 0
- 小時了了,大未必佳。 解析:小的時候很聰明,才大了未必有才華。 0 0 0
- 陳元方年十一時,候袁公。袁公問曰:“賢家君在太丘,遠近稱之,何所履行?”元方曰:“老父在太丘,強者綏之以德,弱者撫之以仁,恣其所安,久而益敬。”袁公曰:“孤往者嘗為鄴令,正行此事。不知卿家君法孤,孤法卿父?”元方曰:“周公、孔子異世而出,周旋動靜,萬里如一。周公不師孔子,孔子亦不師周公。” 0 0 0
- 清露晨流,新桐初引。 0 0 0
- 謝公因子弟集聚,問《毛詩》何句最佳。遏稱曰:‘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公曰:‘訏謨定命,遠猷辰告。’謂此句偏有雅人深致。 0 0 0
- 海西時,諸公每朝,朝堂猶暗,唯會稽王來,軒軒如朝霞舉。 0 0 0
- 覆巢之下,豈有完卵. 0 0 0
- 樹猶如此,人何以堪。----時光荏苒,歲月如流。你家門前的那顆柳樹已經長得如此的高,你,我又如何了呢! 0 0 0
- 問:自然無心于稟受,何以正善人少,惡人多? 答:譬如寫水著地,正自縱橫流漫,略無正方圓者。 譯: 問:大自然本無心地賦予人類天性,但為甚麼世上仍好人少,壞人多? 答:這好比把水傾瀉地上,水只是四處流淌,絕沒有恰好流成方形或圓形的。 0 0 0
- 清風朗月,輒思玄度 0 0 0
- 逆則應殺,狂何所徙。 0 0 0
- 何平叔美姿儀,面至白。魏明帝疑其傅粉,正夏月,與熱湯餅。 既啖,大汗出,以朱衣自拭,色轉皎然。 0 0 0
- 譬如寫水著地,正自縱橫流漫,略無正方圓者。 0 0 0
- 損有余,補不足,天之道也。 0 0 0
- 夜光之珠,不必出于孟津之河 0 0 0
- 千岩競秀,萬壑爭流。草木蒙籠其上,若云興霞蔚。 0 0 0
- 王浚沖為尚書令,著公服,乘軺車,經黃公酒壚下過。 顧謂後車客 :“吾昔與嵇叔夜、阮嗣宗共酣飲于此壚。竹林之游,亦預其末。自嵇生夭、阮公亡以來,便為時所羈絏。今日視此雖近,邈若山河。 0 0 0
- 但使自今以後,日亡日去耳。 0 0 0
- 潘文爛若披錦,無處不善;陸文若排沙揀金,往往見寶。 0 0 0
- 窮途慟哭,土木形骸,禮法豈為我輩所設;雪夜訪戴,秋風鱸魚,人生只貴適意而已。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