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想想也真可悲,”米什萊寫道,“女人,這個相對的人,只能作為夫妻中的一員來生活,她往往比男人孤獨。他廣交朋友,不斷有新的接觸。她若無家庭則什麼也不是。而家庭是一種摧殘人的負擔;它的全部重量都壓在她的肩上。”
    0 0 0 4 拷貝 二維碼 《第二性》
《第二性》[17句]
  • 西蒙娜·德·波伏娃

    0

    西蒙娜·德·波伏娃Simone de Beauvoir (1908.1.9—1986.4.14),又譯做西蒙·波娃,二十世紀法國最有影響的女性之一,存在主義學者、文學家,法國著名存在主義作家,女權運動的創始人之一,讓-保羅·薩特的終身伴侶,二十世紀法國最有影響的女性之一。畢業于巴黎高等師范學院,1929年通過考試,和薩特同時獲得哲學教師資格,並從此成為薩特的從未履行結婚手續的事實上的終身伴侶。19歲時,她發表了一項個人“獨立宣言”,宣稱“我絕不讓我的生命屈從于他人的意志”。波娃頭腦明晰、意志堅強,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和強烈的好奇心。西蒙·波娃一生寫了許多作品。法國前總統密特朗稱她為“法國和全世界的最傑出作家”;另一位法國前總統希拉克則在一次講演中說:“她介入文學,代表了某種思想運動,在一個時期標志著我們社會的特點。
看看其他热门专辑
看看其他標簽的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