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能指的差異作為“標記”首先標記的是主體位置的差異,是主體在意指鏈條中所占據的位置的不同,就像那兩個相向而坐的小孩,因各自對自身所居位置的完全認同而使他或她看不到單一能指本身的空洞和不完整性,從而“把能指的位置和所指混為一談” 0 0 0
- 亂倫禁忌是結構人類社會生活的原初法則,在它出現之前,原始社會是否真的存在所謂的亂倫,這並不重要,重要的在于人類社會正是憑著那一神話性的想象——想象曾經有一個時期,男人只是享用本部落內部的女人——才確立了這個原初大法。 0 0 0
- 笛卡兒是從“我懷疑”或“我在思”導出“我存在”,弗洛伊德則是從懷疑“我在思”導出有另外一種思即無意識之思存在,從質疑主體的夢思或口誤導出主體真正的家不是在自身之中而是在無意識之中。 0 0 0
- 沒有僭越,就無法通向原樂。 0 0 0
- 通過錨定點,能指停止了,否則會無限地進行下去的意指滑動。…… 這個錨定點的曆時功能在句子中可以找到,因為句子只能伴隨其最後一個詞才終止它的意指活動。 0 0 0
- 謀殺父親乃是為了獲得被父親所禁止的原樂,可結果卻是父法的禁令得到了強化,由于謀殺父親後重又認同于父法,對原樂的禁止被進一步加強。 0 0 0
- 事實上,這門科學[語言學]的主題乃奠基于能指和所指最初所處的位置,這一位置就像兩種不同的秩序,自一開始就被用來抵制意義的橫杠分離了。 0 0 0
- 既然所指只是作為一種缺席在能指的下方不停地滑行,那語言的意指價值又從何而來?實際上,即使否認能指是為表征所指而存在,但他並沒有因此否定意義的可能性,在他看來,純能指就其本身而言固然不表征任何東西,但能指鏈卻構成了一個意義生產的語境。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