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鹵肉飯的肉必須切成小條,肥、瘦、皮皆在那一小條上,澆得白米飯頂,危顫顫抖動方成。切不可用絞肉,絞肉便嘗不到肥肉的晶體,已被絞成油水;也嘗不到瘦肉的彈勁,已被絞成柴渣。這店的鹵肉飯,味最和正,很像我們小時候記憶中鹵肉飯的那種風味,並且顏色也不太紅,不致醬油兮兮的。 0 0 0
- 小吃者,只系乎店家三倆人之用心操力,較易掌控,故此中不少小店一開數十年猶能保持水平 0 0 0
- 這樣的煎包,一口咬下,只見白與綠兩色,十分清淡,照說很該讓國人懷疑其滋味或許會不足;但店家竟這麼做了,而客人也這麼吃了;這毋甯極是有趣。 0 0 0
- 台灣自早年便一直是吃蔬菜的天堂;飯桌上有了絲瓜外,照樣還可有瓠瓜,還可有刺瓜(大黃瓜)、有苦瓜;有空心菜外,再加高麗菜,加地瓜葉,加鵝仔菜(A菜)等,皆不會感覺有何不妥,農家本色也,實亦美俗也。 0 0 0
- 我喝的最多的,是西瓜汁。鄉村夏日午後,抱來躺在廚房泥地上西瓜(亦即不冰者),切開,取瓜心不帶子部位,多沙最佳,丟果汁機中稍打,不濾,傾入白瓷碗,以調羹舀著吃,味至美,幾可稱“西瓜酪”。 0 0 0
- 凡制得好小吃之店家,其人之模樣、笑容也皆比較明亮燦爛。深以為然,如果真心熱愛一個行業 每天必過的開心 0 0 0
- 說到掌勺,乃此店的炒法極富熱情,爐頭上的聲與光極其旺烈翻騰;譬似炒米粉,先熱鍋,擱少油,丟蒜茸與辣椒末爆香,投肉絲與大把高麗菜與少許青江菜共炒幾秒,急加醬油和黑醋,隨即加水,開大火,投干米粉,蓋鍋悶煮。 0 0 0
- 有識者謂,食物無所謂健康或不健康之區別,只看你如何拿捏。油條固然不算太健康,只要在好的心情好的氣氛下吃得又不太多,可能在精神與物質的綜合面上,最有益身心也不一定,不是嗎? 0 0 0
- 自小見每個老板盛面線,總要在碗緣以鐵勺將綿綿不斷線絲斬斷,慧劍斬情絲似的。盛起一勺,斬斷一次,絕沒少斬的,真是有意思。便此見出面線的天性。而這種咖啡兮兮、糊漿漿的,相貌似不怡目的一款奇食,有時還真教人著迷呢。 0 0 0
- 全台灣我最喜歡沒事玩他個三天兩夜的城市,是台南。因它的市景最典雅,房子最怡目,街道最疏朗,再加上光色常最燦亮,尤以冬天不冷不熱,散步最舒服。 台南市中心人口不多,僅六十萬,且老樓甚少改建,最沒有壓迫感,同時,它經營小吃的人口依然極多極全心投入。故此在台南蕩蕩馬路吃吃小吃,是全台灣最可左右逢源行云流水的一個城市。 0 0 0
- 近年迷上了嘉義這個小城市。主要台北散步偶感陳腔濫調、外縣市略有山林之勝的景區總是民宿貴得嚇人;逐而漸之,發展出往另一城市尋覓「後院」之舉。 而嘉義恰恰符合。 說它小,據說已落到全台灣排名第十三,搞不好連桃園市也超過它。全市人口,才二十幾萬。倘以老市區為計,西以鐵路為界,南以垂楊路,北以林森西、東路,東以中山公園,如此四邊框起來的古典城區,只得人口十來萬,散步其間,最是愉快。 且別小覷這小小一塊地域,它的小吃卻在台灣排名極前。主要這風土佳美,山水環繞,造成民性厚淳,連製吃也自然而然保持舊日風味,不求妄變,此一也。 又老店一代傳一代,恪守家風,不亂開分店,不遠離家鄉赴大城市發展,此二也。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