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無名湖》——
曾經沒有人能與你相比/在我的心中
沒有人/現在沒有人和我住在一起
我也沒有愛著/任何人
曾經你就是那個人/那個誰都比不上的人
曾經你就是那個人/身體為我而設的那個人
曾經沒有人能與你相比
0
0
0
6
拷貝
二維碼
《自由》
《自由》[22句]
- 我只在女孩身上尋找美,那才是美應該存在的地方。
0
0
0
- 鳥類僅僅是為了飽腹而獵殺,它們不會憤怒,也不會濫殺。大自然不會神經質,而我認為,這就是它甯靜的原因。
0
0
0
- 她知道一個人可以愛某人勝過一切,但當他忙著干別的事情時,他就不怎麼愛那個人了。
0
0
0
- 《無名湖》——
曾經沒有人能與你相比/在我的心中
沒有人/現在沒有人和我住在一起
我也沒有愛著/任何人
曾經你就是那個人/那個誰都比不上的人
曾經你就是那個人/身體為我而設的那個人
曾經沒有人能與你相比
0
0
0
- 聽說她回到理查德身邊,這消息本應該解放了他,本應該讓他帶著最清白的良心去自由地享受拉麗莎。但是現在他的感覺似乎不是解放,而是死亡。現在他能夠看明白,過去的三周不過是一種償還,是他為懲罰帕蒂的背叛而應得的款待…他撲倒在床上哭了,所有之前的心情似乎都遠遠好過此刻的心情。
0
0
0
- 聽著別人早晨工作的第一輪聲響,讓人有種危險的悲傷感受;就像靜止經受著被打破的痛苦。
0
0
0
- 你不可能總是期待得到全心全意的愛,卻不在某個時間給予回報。僅僅做個好人是不計分的。
0
0
0
- 《自由》
甲喜歡乙
乙喜歡丙
丙喜歡路人
路人喜歡風景
風景喜歡花
花喜歡蝶
蝶喜歡飛
0
0
0
- 他已經走了這麼遠,遠到他相信自己的旅程已經累垮了悲傷本身。但是,當電話響起,他還是絕不可能去碰它。
0
0
0
- “自由帶給我們的,
原來是幸福之外的一切……”
0
0
0
- 沃爾特從來也沒有喜歡過貓。在他看來,貓是寵物世界的反社會分子,是為了控制齧齒動物而馴化的一個禍害,隨後又被盲目迷戀,就像不幸福的國家迷信自己的軍隊一樣,當貓主人撫摸著他們貓咪那漂亮的皮毛並原諒它們的利爪和尖牙時,就好比在對著殺手的制服敬禮。在貓的臉上,他只看到過傻乎乎的麻木和自以為是這兩種表情;你只需要用老鼠玩具逗逗它,就會看到它的真心放在哪里。
0
0
0
- 這個世界欣賞的不是思想和激情,而是純粹和酷。這就是我不信任他的原因。他已經設置好游戲規則,所以他總是會贏。
0
0
0
- 于是他不再看她的眼睛,也開始看向她眼睛的深處,回應她的目光,他要在來不及之前,在今生後世之間的這道聯系消失之前,讓她看到他體內的所有卑劣,看到兩千個孤獨的夜晚彙聚起來的所有恨意…他們加諸彼此的每一分痛苦,他們分享過的每一分快樂,都將輕如鴻毛,消散于風中。
0
0
0
- “我覺得,” 沃爾特說 , “區別就在于鳥類僅僅是為了飽腹而獵殺。它們不會憤怒,也不會濫殺。大自然不會神經質。而我認為,這就是它甯靜的原因。生物們活著或是死去,但這個過程不會被憎惡、憂慮和意識形態所控制。而這也會幫我從我自己的神經性憤怒中解脫出來。”
0
0
0
- 他在生活中遇到的每一個新鮮事物都推著他往一個他確信正確無誤的方向前進,可是接著,下一個新鮮事物又突然出現,把他推到相反的方向上去,而他覺得,這個方向也是對的。
0
0
0
- You may be poor, but the one thing nobody can take away from you is the freedom to fuck up your life whatever way you want to.
你可能貧窮,但有一樣東西任何人都無法從你手上奪走,那就是隨心所欲地虛度人生的自由。
0
0
0
- 有些日子就是如此之糟,只有讓它們變得更糟,一頭紮入壞消息的海洋,才能拯救它們。
0
0
0
- 來這個國家的人,不是為了錢,就是為了自由。而如果你沒有錢,你就會愈發憤怒地緊抓住你的自由不放。就算抽煙會殺死你,就算你喂不飽你的孩子,就算你的孩子會被瘋子們用突擊步槍射倒。你可以是個窮人,但有一樣東西任何人都無法從你手上奪走,那就是你用有想怎麼糟踐你的生活就怎麼糟踐的自由。
0
0
0
- 他們的生活軌跡如同小波浪線,偶爾上揚,偶爾下墜,但終會回到平淡生活的直線上來。只不過有的波紋頻繁,有的線條舒緩,但終會回來。
沒有太熱血的上揚或飛躍,沒有太墮落崩潰或撕裂。
每個人都固執地堅持著自己不想這樣過的生活
每個人都自己和別人都不滿意,每個人和別人都不開心。
有的人害怕空虛而負重,其實空虛才是生命中不可承受之重~
0
0
0
- 你必須按人本來的樣子去接受他們 如果你想要有朋友 就必須記住 沒有誰是完美的
0
0
0
- 容易被無邊無際的自由夢俘獲的人,同樣容易被——倘若這個夢未能實現——厭世和憤怒的情緒所控制。
0
0
0
- 用可以想到的一切方法都無法取悅一個人,那只能放棄,這就是最好的取悅
0
0
0
-
喬納森·弗蘭岑(Jonathan Franzen 1959— )美國著名小說家、隨筆作家。1959年生于伊利諾伊州,1981年畢業于斯沃思莫學院德文專業。1996年,在《哈潑氏》雜志上發表了長篇隨筆《偶爾做做夢》,表達了他對文學現狀的擔憂,從此受到廣泛關注。迄 今為止,出版有小說《第二十七座城市》(1988)、《強震》(1992)、《糾正》(2001),隨筆集《如何孤獨》(2002),以及回憶錄《不舒適地帶:個人史》(2006)。憑借《糾正》獲得普利策獎提名和美國國家圖書獎。2010年,第四部小說《自由》一面世即引發搶購熱潮,迅速登上各大暢銷書榜,被評論界譽為“世紀小說”。
他以抨擊現代傳媒、書寫普通民眾著稱,作品具有強烈的時代性,比實驗小說易讀,又比熱衷于講故事的小說在形式和內容上都更具當代氣息和思想深度。他自由地居于美國文壇傳統的講故事者和先鋒的創新實驗作家之間,獨具特色,被評論界譽為最出色的美國小說家之一。
看看其他热门专辑
看看其他標簽的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