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宗吾曰:“厚黑者,非由外鑠我也,我固有之也。天生庶民,有厚有黑,民之秉彝,好是厚黑。”這是可以試驗的。隨便找一個當母親的,讓她抱著親生孩子吃飯,小孩見了母親手中的碗,就伸手去拖,如不提防,碗就會被小孩打爛;母親手中拿著糕餅,孩子一見就伸手來拿,如果母親不給他,把糕餅放在自己口中,他就會伸手把母親口中糕餅取出,放在他自己的口中。又如小孩坐在母親的懷中吃奶或者吃餅的時候,哥哥走上前來,小孩就要用手推他打他。這些事都是“不學而能,不慮而知”的,這即是“良知良能”了。把這種“良知良能”擴充出去,就可建立驚天動地的事業。唐太宗殺他的哥哥建成,殺他的弟弟元吉,又把建成和元吉的兒子全行殺死,把元吉的妃子納入後宮,又逼著父親把天下讓與他。
——李宗吾
0 0 0 2 拷貝 二維碼 《厚黑學》
- 生活沉悶是一種福氣,即無事發生,平安是福。每日起床,一切都熟悉可靠,熱水龍頭、香皂、毛巾都知道放在何處,夫複何求。 0 0 0
- 是非審之于己,毀譽聽之于人,得失安之于數。 0 0 0
- 又有人問道:“你把厚黑學講得這樣神妙,為什麼不見你做出一些轟轟烈烈的事情?”我說道:“我試問:你們的孔夫子,究竟做出了多少轟轟烈烈的事情?”他講的為政為邦,道千乘之國,究竟實行了幾件?曾子著一部《大學》,專講治國平天下,請問他治的國在哪里?平的天下在哪里?子思著了一部《中庸》,說了些中和位育的話,請問他中和位育的局面實際安在?你不去質問他們,反來質問我,明師難遇,至道難聞,這種‘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的法子,你聽了還要懷疑,未免自誤。 0 0 0
- 撥開黑的,讓人見到真正的。 0 0 0
- 厚黑學共分三步功夫,第一步是“厚如城牆,黑如煤炭”。起初的臉皮,好象一張紙,由分而寸,由尺而丈,就厚如城牆了。最初心的顏色,作乳白狀,由乳色而炭色、而青藍色,再進而就黑如煤炭了。到了這個境界,只能算初步功夫;因為城牆雖厚,轟以大炮,還是有攻破的可能;煤炭雖黑,但顏色討厭,眾人都不願挨近它。所以只算是初步的功夫。第二步是“厚而硬,黑而亮”。深于厚學的人,任你如何攻打,他一點不動,劉備就是這類人,連曹操都拿他沒辦法。深于黑學的人,如退光漆招牌,越是黑,買主越多,曹操就是這類人,他是著名的黑心子,然而中原名流,傾心歸服,真可謂“心子漆黑,招牌透亮”,能夠到第二步,固然同第一步有天淵之別,但還露了跡象,有形有色,所以曹操的本事,我們一眼就看出來了。 0 0 0
- 萬物都是互相競爭,異類則所需食物不同,競爭還不激烈,唯有同類之越相近者,競爭越激烈。虎與牛競爭,不如虎與虎競爭之激烈,狼與羊競爭,不如狼和狼競爭激烈。 0 0 0
- 宗吾曰:“厚黑者,非由外鑠我也,我固有之也。天生庶民,有厚有黑,民之秉彝,好是厚黑。”這是可以試驗的。隨便找一個當母親的,讓她抱著親生孩子吃飯,小孩見了母親手中的碗,就伸手去拖,如不提防,碗就會被小孩打爛;母親手中拿著糕餅,孩子一見就伸手來拿,如果母親不給他,把糕餅放在自己口中,他就會伸手把母親口中糕餅取出,放在他自己的口中。又如小孩坐在母親的懷中吃奶或者吃餅的時候,哥哥走上前來,小孩就要用手推他打他。這些事都是“不學而能,不慮而知”的,這即是“良知良能”了。把這種“良知良能”擴充出去,就可建立驚天動地的事業。唐太宗殺他的哥哥建成,殺他的弟弟元吉,又把建成和元吉的兒子全行殺死,把元吉的妃子納入後宮,又逼著父親把天下讓與他。 0 0 0
- 貪財好色之人,身臨巨禍,旁人看得清清楚楚,而本人則茫然不知。因為他的思想感情,依直線進行公例,直線在目的物上,兩旁的事物,全不能見。譬如寒士想做官,做了官還嫌小,要做大官,做了大官,還是向前不止;袁世凱做了大總統,還想做皇帝。秦皇漢武,做了皇帝,在中國稱尊,還嫌不足,要起兵征伐四夷,四夷平服了,又要想做神仙。這就是人類嗜欲依直線進行的明證。 0 0 0
- ‘皇帝’蹂躪‘民意’,‘聖人’蹂躪‘思想’。中間有點區別的是,皇帝的專橫。是皇帝自己做出來的,應由皇帝自己負責。聖人的專橫,是後人借孔子招牌做出來的,孔子不能自負其責。 0 0 0
- 手足的繭疤,是越磨越厚;沾了泥土塵埃的煤炭,是越洗越黑。”人的面皮很薄,慢慢的磨練,就漸漸地加厚了;人的心,生來是黑的,遇著講因果的人,講理學的人,拿些道德仁義蒙在上面,才不會黑,假如把他洗去了,黑的本體自然出現。 0 0 0
- 我之喜看書,不是想求上進,也不是想讀書明理,只覺得手中有書,心中才舒服,成為一種嗜好。 0 0 0
- 笑罵由他人笑罵,好壞我自為之。 0 0 0
- 辦事二妙法 0 0 0
- 諸葛武候,天下奇才,是三代下第一人,遇著司馬懿還是沒有辦法,他下了“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決心,終不能取得中原尺寸之地,竟至嘔血而死,可見王佐之才,也不是厚黑名家的敵手。 0 0 0
- 世間的事,有知難行易的,有知易行難的,惟有厚黑學最特別,知也難,行也難。此道之玄妙,等于修仙悟道的口訣,古來原是秘密傳授,黃石老人因張良身有仙骨,于半夜三更傳授他,張良言下頓悟,老人以王者師期之。無奈這門學問太精深了,所以《史記》上說:“良為他人言,皆不省,獨沛公善之。”良歎曰:“沛公殆天授也。”可見這門學問不但明師難遇,就遇著了,也難于領悟。蘇東坡曰:“項籍百戰百勝,而輕用其鋒。高祖忍之,養其全鋒而待其敝,此子房教之也。”衣缽真傳,彰彰可考。我打算做一部《厚黑學師承記》,說明授受淵源,使人知這門學問,要黃石公這類人才能傳授,要張良、劉邦這類人才能領悟。我近倡厚黑救國之說,許多人說我不通,這也無怪其然,是之謂知難。 0 0 0
- 秦始皇和楚項羽,純恃武力,是用一個殺字來統一;漢高祖不嗜殺人,是用一個生字來統一。生與殺二者,極端相反,然而俱有統一之可能,這是甚麼道理呢?因為凡人皆怕死,你不服從我,我要殺死你,所以殺字可以統一;凡人皆貪生,你如果擁護我,我可以替你謀生路,所以生字也可以統一。孟子說的:“不嗜殺人者能一之”,完全是從利害二字立論,律以我的厚黑學,是講得通的,所以他的學說,能夠生效。 0 0 0
- 李宗吾曰:“不薄之謂厚,不白之謂黑。厚者天下之厚臉皮,黑者天下之黑心子。此篇乃古人傳授心法,宗吾恐其久而差也,故筆之于書,以授世人。其書始言厚黑,中散為萬事,末複合寫厚黑。放之則彌六合,卷之則退藏于面與心。其味無窮,皆實學也。善讀者玩索而有得焉,則終身用之,有不能盡者矣。”“天命之謂厚黑,率厚黑之謂道,修厚黑之謂教;厚黑也者,不離須臾離也,可離非厚黑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厚,恐懼乎其所不黑,莫險乎薄,莫危乎白,是以君子必厚黑也。喜怒哀樂皆不發謂之厚,發而無顧忌,謂之黑。厚也者,天下之大本也;黑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致厚黑,天地畏焉,鬼神懼焉。” 0 0 0
- 中國的聖人,是專橫極了,他莫有說過的話,後人就不敢說,如果說出來,眾人就說他是異端,就要攻擊他。朱子發明了一種學說,不敢說是自己發明的,只好把孔門的格物致知加一番解釋,說他的學說是孔子嫡傳,然後才有人信從。王陽明發明一種學說,也只好把格物致知加一番新解釋,以附會己說,說朱子講錯了,他的學說,才是孔子嫡傳。本來朱王二人的學說,都可以獨樹一幟,無須依附孔子,無如處于孔子勢力范圍之內。不依附孔子,他們的學說,萬萬不能推行。他二人費盡心力去依附,當時的人,還說是偽學,受重大的攻擊,聖人專橫到了這個田地,怎麼能把真理研究得出來? 0 0 0
- 楚漢的時候,有一個人,臉皮最厚,心不黑,終歸失敗,此人為誰?就是人人知道的韓信。胯下之辱,他能夠忍受,厚的程度,不在劉邦之下。無奈他對于黑字欠了研究;他為齊王時,果能聽蒯通的話當然貴不可言,他偏偏系念著劉邦解衣推食的恩惠,冒冒昧昧地說:“衣人之衣者,懷人之憂;食人之食者,死人之事。”後來長樂鍾室,身首異處,夷及九族。真是咎由自取,他譏誚項羽是婦人之仁,可見心子不黑,作事還要失敗的,這個大原則,他本來也是知道的,但他自己也在這里失敗,這也怪韓信不得。 0 0 0
- 三國英雄,首推曹操,他的特長,全在心黑:他殺呂伯奢,殺孔融,殺楊修,殺董承伏完,又殺皇後皇子,悍然不顧,並且明目張膽地說:“甯我負人,毋人負我。”心子之黑,真是達于極點了。有了這樣本事,當然稱為一世之雄了。其次要算劉備,他的特長,全在于臉皮厚:他依曹操,依呂布,依劉表,依孫權,依袁紹,東竄西走,寄人籬下,恬不為恥,而且生平善哭。做三國演義的人,更把他寫得維妙維肖,遇到不能解決的事情,對人痛哭一場,立即轉敗為功,所以俗語有云:“劉備的江山,是哭出來的。”這也是一個本事。他和曹操,可稱雙絕;當著他們煮酒論英雄的時候,一個心子最黑,一個臉皮最厚,一堂晤對,你無奈我何,我無奈你何,環顧袁本初諸人,卑鄙不足道,所以曹操說:“天下英雄,惟使君與操耳。” 0 0 0
- 天下奇謀妙計,無過于腳踏實地。 0 0 0
- 如果認准一個目標,那麼就遇事要忍,出手要狠,善後要穩。 0 0 0
- 孟子的性善說,荀子的性惡說,俱是一偏之見,我所講的《厚黑學》,自然是更偏了,其偏的程度,恰與王陽明“致知良”之說相等。讀者如果不明了這個道理,認真厚黑起來,是終歸要失敗的,個中因由能把我著的《心理與力學》看一下,就自然明白了。但是我們雖不想實行厚黑,也須提防人在我們名下施行厚黑,所以他們的法術,我們不能不知道。 0 0 0
- 劉邦的面,劉邦的心,比較別人特別不同,可稱“天縱之聖”。劉邦對黑字的運用,真是“生和安行,從心所欲不逾矩”,至于厚字方面,還加了點學曆,他的業師,就是三傑中的張良,張良的業師是圯上老人,他們的衣缽真傳,是彰彰可考的。圯上受書一事,老人種種作用,無非教張良臉皮厚罷了。這個道理,蘇東坡的留候論,說得很明白。張良是有夙根的人,一經指點,言下頓悟,故老人以王者師期之。這種無上妙法,斷非鈍根的人所能了解,所以史記上說:“良為他人言,皆不省,獨沛公善之,良曰,沛公殆天授也。”可見這種學問,全是關乎資質,明師固然難得,高徒也不容易尋找。韓信求封齊王的時候,劉邦不肯幾乎誤事,全靠他的業師張良在旁指點。就像在學校中,教師改正學生習題一般。 0 0 0
- 我讀書的秘決,是“跑馬觀花”四字,甚至有時跑馬而不觀花。中國的花圃,馬兒都跑不完,怎能說到外國?人問:“你讀書既是跑馬觀花,何以你這《厚黑叢話》中,有時把書縫縫里細微事說得津津有味?”我說:“說了奇怪!這些細微事,一觸目即刺眼。我打馬飛跑時,瞥見一朵鮮豔之花,即下馬細細賞玩。有時覺得芥子大的花兒,反比斗大的牡丹更有趣味,所以書縫縫里細微事,也會跳入《厚黑叢話》中來。” 0 0 0
- 通常所稱的心,是由于一種力,經過五官出去,把外邊的事物牽引進來,集合而成的。例如有一物在我面前,我注目視之,即是一種力從目透出去,與那個物連結。我將目一閉,能夠回憶那物的形狀,即是此力把那物拖進來綰住了。由于這種方式,把耳聞目睹,與夫身所經曆的事項,一一拖進來,集合為一團,就成為一個心,所以心之構成,與地球之構成,完全相似。 0 0 0
- 中國從前,自詡為聲明文物之邦,以為周公的制度和孔孟的學說好到極點,鄙視西歐,不值一顧,此為第一時期。自甲午、庚子兩役而後,驟失自信力,以為西洋的制度和學說,無一不好到極點,鄙視中國,不值一顧,此為第二時期。至今則入第三時期了,既不高視西洋,也不鄙視中國,總是平心考察,是者是之,非者非之,這是折衷于第一時期和第二時期之間。我國初與歐人接觸,龐然自大,以為高出外國之上。自從兩次戰敗,遂低首降心,屈處列強之下。到了第三時期,我國與列強立于平等線上,這也是折衷于第一時期和第二時期之間。 0 0 0
- 我們又拿劉邦的本事研究一下,史記載:項羽問漢王曰:“天下匈匈數歲,徒以吾兩人耳,願與漢王挑戰決雌雄。”漢王笑謝曰:“吾甯斗智不斗力。”請問笑謝二字從何生出?劉邦見酈生時,使兩女子洗腳,酈生責他倨見長者,他立刻輟為之謝。還有自己的父親,身在俎下,他要分一杯羹;親生兒女,孝惠魯元,楚兵追至,他能夠為了逃命推他們下車;後來又殺韓信,殺彭越,鳥盡弓藏,兔死狗烹,請問劉邦的心子,是何狀態,豈是那“婦人之仁,匹夫之勇”的項羽,所能想到的?太史公著本紀,只說劉邦隆准龍顏,項羽是重瞳子,獨于二人的面皮厚薄,心之黑白,沒有一字提及,未免有愧良史的稱號。 0 0 0
- 古人神道設教,祭祀的時候,叫一個人當尸,向眾人指說:“這就是所祭之神。”眾人就朝著他磕頭禮拜。同時又以聖道設教,對眾人說:“我的學說,是聖人遺傳來的。”有人問:“哪個是聖人?”他就順手指著堯舜禹湯文武周公說道:“這就是聖人。”眾人也把他當如尸一般,朝著他磕頭禮拜。後來進化了,人民醒悟了,祭祀的時候,就把尸撤消,惟有聖人的迷夢,數千年未醒,堯舜禹湯文武周公,竟受了數千年的崇拜。 0 0 0
- 厚黑這個道理,很明白的擺在面前,不論什麼人都可見到,不過剛剛一見到,就被感應篇、陰騭文或道學先生的學說壓伏下去了。故宗吾曰:“牛山之木嘗美矣,斧斤伐之,非無萌蘖之生焉;牛羊又從而牧之,是以若彼其濯濯也。雖存乎人者,豈無厚與黑哉!其所以摧殘其厚黑者,亦猶斧斤之于木也,旦旦而伐之,則其厚黑不足以存。厚黑不足以存,則欲為英雄也難矣!人見其不能為英雄也,而以為未嘗有厚黑焉,是豈人之情也哉?故苟得其養,厚黑日長;苟失其養,厚黑日消。”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