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慳者教布施,犯惡令奉戒,瞋恚勸忍辱,懈怠勸精進,亂者使定意,愚冥教令學,智慧度無極,隨時發善權。《佛說演道俗業經》 三種不善思惟,所謂:思惟五欲、思惟瞋害、思惟欺誑。此之三種不善思惟因何而起?當知皆以無明為因而得生起,身壞命終,墮三惡趣。《略教誡經》 若有人來節節支解,當自攝心,無令瞋恨,亦當護口,勿出惡言。若縱恚心,即自妨道,失功德利。忍之為德,持戒、苦行所不能及。 瞋恚之害,能破諸善法,壞好名聞。今世、後世,人不憙見。 瞋心甚于猛火,常當防護,無令得入。劫功德賊,無過瞋恚。
    0 0 0 0 拷貝 二維碼 《海濤法師經典語錄》
《海濤法師經典語錄》[262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