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he opposite of the religious fanatic is not the fanatical atheist but the gentle cynic who cares not whether there is a God or not. The atheist is a religious person. He believes in atheism as though it were a new religion. 宗教狂熱者的對立面不是狂熱的無神論者,而是溫和的憤世嫉俗者,他們對上帝存不存在並不在意。無神論者是一種宗教人格。他把無神論當成一種新宗教來膜拜。
0 0 0 0 拷貝 二維碼 《狂熱分子》
- 狂熱者的危險處在于他永遠靜不下來。一旦取得勝利,新秩序開始成形,狂熱者就可能會成為一個亂源。大部分群眾運動在取得勝利的第二天,就會出現內部傾軋。前一天在與外部敵人生死斗爭中獲得發泄的激情,現在會通過斗爭自己人來宣泄。憎恨成了一種習慣。 0 0 0
- 模仿往往是解決問題的快捷方式。當我們沒有意向、能力或時間去獨自解決問題時,就會模仿別人。忙人比閑人更易于去模仿。換言之,匆匆忙忙的生活更易制造齊性。因此,如果處心積慮要把一群個人融合為一個緊密的團體,不斷制造些行動讓他們投入,看來是個相當有效的方法。 0 0 0
- 進步的觀念會把“明天”放大,這樣,那些看不見自己前景的人的失意感就會更加深刻。……事業之所以會帶來絕望感,不但是失業者有貧窮之憂,更是由于他們突然發現人生一片虛空。失業者甯願追隨販賣希望的人,而不願追隨施予救濟的人。 0 0 0
- 只有當我們自視為舞台上的演員,死亡才會失去其恐怖性和終極性,而成為一種模擬行為和戲劇姿態。 0 0 0
- 自有世界以來,從未有過慈悲的國家,從未有過慈悲的宗教或慈悲的革命黨。與無私所孕育的憎恨和殘忍相比,由自私所催生的冷酷和惡毒顯得很沒有看頭。 0 0 0
- 團結行動的能力和自我犧牲的精神看來幾乎總是形影不離的。我們著聽說一個團體的成員完全置死生于度外,就可想見他們的關系必然十分緊密團結 0 0 0
- 毫無疑問,通過舉辦游衍、檢閱、儀式和典禮之類的活動個群眾運動可以引起每一個心靈的共鳴。哪怕最冷靜的人也會因為看到壯觀的群眾場面而動容。參與者和旁觀者都會感到溢于言表的歡欣雀躍。失意者大概要比自足者更易于受群眾力量與光輝的感染。這是因為,逃離自我的渴望會讓失意者極願意在壯觀的群眾場面中隱沒自己。 0 0 0
- 狂熱的愛國主義和宗教或革命的激悄一樣,常常可以作為罪惡感的撫慰之所。 0 0 0
- 一個人愈沒有值得自誇之處,就愈容易誇耀自己的國家、宗教、種族或他參與的神聖事業。 0 0 0
- 自由對失意感的加深作用不亞于舒緩作用。選擇的自由讓個人得把失敗的責任也一扁缸。自由鼓勵多種多樣的嘗試,也無可避免會帶來多種多樣的失敗與失意感。 0 0 0
- t個人除非善于用腦子,否則自由就會成為他一種討厭的負擔。 0 0 0
- 值得強調的是,雖然-個群眾運動在其積極階段會打壓個人自由,但此舉並未拂逆其追隨者的意願。法國曆史學家勒南( Renan) 說過,狂熱者對自由的恐懼尤甚于迫害。 0 0 0
- 為了成為-個緊密團體的一分子,個人得拋棄許多東西。他必須放棄隱私,不能有個人意見,也往往不能有個人財物。因之,每一種促成囪結的工具也是促進自我犧牲精神的方法,反之亦然。 0 0 0
- 仇恨是一種普 遍存在于我們各種情感混合物的一種成分。我們一切的熱忱、激情和希望,分解的時候都會釋放出恨;反之,通過激起恨意,我們也可以合成熱忱、激情和希望 0 0 0
- 狂熱者並不是真會堅持原則的人。他擁抱一項大業,主要並非由于它正確神聖,而是因為他亟需有所依附。這種感情上要有所依附的需要,往往會把他擁抱的任何大 業轉化為神聖偉業。 0 0 0
- 碰到苦難和死亡的威脅,個人是無法依賴自己的勇氣的。他僅有的力量來源不在于他自身,而在于他隸屬某個偉大的、光榮的、不可摧毀的集體。這種信仰主要來自認同;通過認同,個人不再是他自己,而成了某種永恒之物的一部分。 0 0 0
- Faith in a holy cause is to a considerable extent a substitute for the lost faith in ourselves. 對一項神聖事業的信仰相當程度上替代了已經失去的自信。 0 0 0
- 恨一個有不少優點的敵人要比恨一個一無是處的敵人容易。我們無法恨那些我們鄙夷的人。日本人占使宣的地方是,他們欽佩我們美國人要多于我們欽佩他們。因此,他們可以狂熱地恨我們,而我們卻無法多恨他們。與生俱來的優越感讓美國人在國際事務上是個差勁的恨者。→個美國人對另一個美國人(如胡佛總統或羅斯福總統)的恨要比他對任何外國人的恨更凶狠。與此一貿的現象是,較落後的美國南方比美國其他任何地方更排外。要是哪一天美國人開始全心全意去恨外國人,就反映出他們已經失去自信心。 0 0 0
- The less justified a man is in claiming excellence for his own self, the more ready he is to claim all excellence for his nation, his religion, his race, or his own holy cause. 一個人愈沒有值得自誇之處,就愈容易誇耀自己的國家、宗教、種族或他參與的神聖事業。 0 0 0
- “榮耀”基本上是一個舞台觀念。如果不是清清楚楚曉得有觀眾在看,演員就不會賣力追求榮耀。我們會願意拋頭顱、灑熱血,是因為知道我們的英烈事跡會為同時代人或後代所記取。我們願意犧牲真實、短暫的小我,換取想象中的永恒的大我。 0 0 0
- 無神論者是一種宗教人格。他把無神當成一種新宗教來膜拜。 他是滿懷虔誠與宗教熱情的無神論者。 0 0 0
- 失業者甯願追隨販賣希望的人,而不願追隨救濟的人… 0 0 0
- 當我們把一個群眾運動的成就歸功于它的信仰、主義、宣傳、領導或冷酷無情時,我的觸及的只是它們賴以促成團結和自我犧牲精神的方法。除非我們能認識到它們孜孜以求的,是培養和鞏固團結與自我犧牲的精神,否則就難以了解群眾運動的本質。 0 0 0
- 不滿情緒最高漲的時候,很可能是困苦程度勉強可忍受的肘 候; 是生活條件已經改善,以致一種理想狀態看似伸手可及的時 候。悲憤會在它幾乎得到補償的時候最為蝕骨。 0 0 0
- 當我們在群眾運動中喪失了自我獨立性,我們就得到一種新自由一-一種無愧無東地去恨、去恫嚇、去撒謊、去凌虐、去背叛的自由。這毫無疑問是群眾運動的部分吸引力之所寄。在群眾運動中,我們獲得了"干下流勾當的權利"而據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分析,這種權利具有人所無法抗拒的魅力。 0 0 0
- 看來,我們要宣揚什麼主義信條時,真正要別人接受的不是我們的特定信仰,而是我們那種不可理喻的恨。 0 0 0
- 希望可以讓人不顧一切地行動,也可以訓練和培養人的耐 性。差別就在于它是-個短程的希望還是遠程的希墊。 0 0 0
- 當我們要誘導一群人產生團結行動和自我犧牲的精神時,我們會竭盡所能-一不管我們自覺與否---鼓勵他們疏離"自我"努力在他們身上培養出失意者( 失意者是主動疏離"自我"的人)會有的各種態度和沖動。 0 0 0
- 激進派和反動派都厭惡"現在視之為一種反常和畸形。二者都准備好對"現在"不屑一顧,斷然前進,二者都歡迎自我犧牲的觀念,那他們的差異何在?主要是對人類天性的可塑性看法不同。激進派對于人類天性的無限完美具有熱情信念,相信只要改變環境和改善陶冶靈魂的方法,就可以創造出全新而史無前例的美好社會。反動派則不相信人的自身具有深不可測的向普潛力,認為如果想建立一個穩定健全的社i會,就應該取法過去成功的楷模。在反動派看來,未來應該是壯麗的複古,而不是前所未 有的革新。 0 0 0
- 日本的侵略明顯削弱了中國緊密的家庭制度,並導致民族主義和l共產主義近期在中國愈來愈壯大。在工業化的西方世界,家庭主要是被經濟因素削弱和瓦解。婦女經濟獨立助長了離婚。年輕人的經濟獨立則削弱了父母的權威,加速家庭提早分裂。大工業中心對農村和小鎮人民的吸引力,也造且比家庭紐帶的緊張和斷裂。這些因素削弱了家庭,助長了現代集體稍神的發展。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