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的不滿程度,看來是跟他與他熱飼渴望得到之物的距離成反比。這一點,不管是在我們正趨近一個目標還是離開-個目標的悄況下皆適用,不管是應許之地剛剛在望還是我們被剝奪的繼承權仍在望的情況下皆運用,不管是在我們即將得到財富、自由還是快要底為窮人或被奴役的情況下皆適用。
    0 0 0 1 拷貝 二維碼 《狂熱分子》
《狂熱分子》[143句]
  • 埃里克·霍弗

    0

    埃里克·霍弗(Eric Hoffer,1902—1983)的一生十分傳奇,7歲失明,15歲複明,父母早逝,靠自學成就學問。長年從事碼頭搬運工作,1964年成為加州伯克利大學高級研究員後,仍未離開碼頭,其許多觀念都是在碼頭工作中形成,因此他也被稱為“碼頭工人哲學家”。 1982年獲里根總統頒贈總統自由獎章,生平著作超過10部,包括《激情心靈狀態》、《變遷的磨難》、《我們時代的脾性》等,曾多次獲美國國家圖書獎,《狂熱分子》是他第一部和最著名的作品。
    霍弗發現美國一般的勞動群眾是相當優秀的,他認為美國是由占總人口數60%的勞動民眾所創造的,但是他從未看過有哪一本書談過他們。他對于當時自命清高的知識分子,反而不信任。
    霍弗認為我們大部分人都必須對“忠實信徒”的動機和心理有一些認識。“因為我們的時代雖是無神的時代,卻不是無信仰的時代。“忠實信徒”無處不在,他們昂首闊步、列隊前進,要通過勸說和激烈手段,按他們的形象塑造世界。不管我們是打算加入他們還是反對他們,都應該盡可能多了解他們的特質與潛勢。”
看看其他热门专辑
看看其他標簽的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