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個整天無所事事,只會打開電腦逛淘寶的人,必然是連他自己都無法相信自己,可以去挑戰其他更有難度的事情。于是,越是沒有價值感,就越需要從外界獲得確認。 0 0 0
- 北京是個尋夢和讓夢實現的好地方。 小原的工作要接觸形形色色的名人。他發現名人私下里也很普通,而很多名人之所以成名都源于一個很小的契機,但成 名背後,契機之前他們卻有著異乎常人的對理想的堅持。 0 0 0
- 別談上司,談談人和人的交往吧。 我的心得是,如果一個人某方面比我強,這種強又是我珍視並想擁有的,我會很想接近他/她。能對話、能交流、能學習,他/她肯帶你,當然最好。如果不,在其身邊待著,默默受影響也好──不是追星,我視其為輸入方式。 0 0 0
- 健康有活力的人際關系,需要能量在彼此之間雙向流淌。那些尚未等到我們開口求助,就大咧咧提前到訪的“幫助”,不管它的實際效果一時間如何,從精神層面而言,它都傷害了我們作為一個獨立個體的自主感,是一種悄無聲息的侵入,一種不尊重。所以這個時候,我們想跑,想遠離。中國東北有句老話“一粒米是恩,一碗米是仇”,講的也是這個道理。 0 0 0
- 怎樣才能變的重要?只有去做最重要的事。 0 0 0
- 總之,搞得我們整日心神不甯、情緒低落的,更多的是我們簡單對立的思維模式,還有整天盯著劣勢處境死死不放的選擇性注意。 0 0 0
- 三十歲的人越來越清楚自己的優勢所在,知道自己做哪些事情更合適,效率更高。更重要的是,到了三十歲,內心的判斷標准日漸清晰,比二十歲時擁有更大的信心去做自己真正想要去做的事情了。 0 0 0
- 生活中的確有這樣一種時常熱心過度,但整體上不招大家喜歡的人。表面上看,他們是在追求一種界限不分、彼此融合的黏膩關系;深沉次講,這是她們被自己內心的弱小感所驅動,想要棲身看起來更為強大的人際聯合之中,所以才總是通過各種方法試圖讓瞄准的目標相信“外面很危險,和我團結在一起吧!” 0 0 0
- 理想是個好東西,尤其是對于朝氣蓬勃的年輕人來說。 唯一遺憾的是,幾乎我們每個人都會遭遇到現實對于理想的一些干擾。 首當其沖的,就是如何生計。 所以,心懷夢想的人們,日子總是要比安于現實的另一些人,過得辛苦和勞碌。所以,有很多當初被現實教訓過的“成年人”,痛定思痛之後,就調轉身來否定理想之于人生的意義,喜歡操著一副見多識廣的口吻,教訓身後的一群年輕人不知天高地厚。 0 0 0
- 當你具備一定的能力,就會發覺在哪兒都一樣,能力本身會帶來最大的安全感,最強的優越感。不要把職業規劃局限于你身處的平台,現在人才流動這麼頻繁,稍稍作出一點成績,業內就會承認你,“平台”隨時都能換。只要你一直做這行,你所做的一切只會把你推向某個台階、某個層次,然後平行移動——你個人就是一個品牌,你的平台由自己打造。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