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句:温故而知新,敦厚以崇礼。
- 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0 0 0
- 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 0 0 0
- 庸德之行,庸言之谨,有所不足,不敢不勉. 0 0 0
- 唯天下至圣,为能聪明睿知,足以有临也;宽裕温柔,足以有容也;发强刚毅,足以有执也;齐庄中正,足以有敬也;文理密察,足以有别也。 0 0 0
-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下地位焉,万物育焉。 0 0 0
- 愚而好自用,贱而好自专,生乎今之世,反古之道:如此者,灾及其身者也。 0 0 0
- 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 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放之则弥六合,卷之则退藏于密。 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 至诚之道,可以前知。 至诚如神。 0 0 0
-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 0 0 0
- 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 0 0 0
- 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难,行乎患难。君子无入而不自得焉。 0 0 0
- 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 0 0 0
- 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小德川流,大德敦化。 0 0 0
- 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以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 0 0 0
- 舟车所至,人力所通,天之所覆,地之所载,日月所照,霜露所队,凡有血气者莫不尊亲,故曰“配天”。 0 0 0
- 至诚之道,可以前知。国家将兴,必有祯祥;国家将亡,必有妖孽。 0 0 0
- 子曰:“射有似乎君子,失诸正鹄,反求诸其身。” 0 0 0
- 子曰:“中庸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 0 0 0
- 博厚,所以载物也;高明,所以覆物也;悠久,所以成物也。 0 0 0
- 天下国家可均也,爵禄可辞也,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 0 0 0
- 自是而又再传以得孟氏,为能推明是书,以承先圣之统,及其殁而遂失其传焉。 0 0 0
- 心之虚灵知觉,一而已矣。而以为有人心道心之异者,则以其或生于形气之私,或原于性命之正,而所以为知觉者不同;是以或危殆而不安,或微妙而难见耳。 0 0 0
- 天之生物,必因其材而笃焉。故栽者培之,倾者覆之。 0 0 0
- 天地之道,博也,厚也,高也,明也,悠也,久也。 0 0 0
- 既明且哲,以保其身。 0 0 0
- 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 0 0 0
- 仁者,人也,亲亲为大。义者,宜也,尊贤为大。 0 0 0
- 正己而不求于人,则无怨。上不怨天,下不尤人。故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险以侥幸。 0 0 0
- 故君子和而不流,强哉矫;中立而不倚,强哉矫;国有道,不变塞焉,强哉矫;国无道,至死不变,强哉矫。 0 0 0
- 人一己百,人十己千 0 0 0
- 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反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 君子中庸,小人违背中庸。君子之所以中庸,是因为君子随时做到适中,无过无不及;小人之所以违背中庸,是因为小人肆无忌惮,专走极端。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