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害怕失眠造成一種"過分意願"希望入睡,于是反而睡不著了。(附記。對大多數害怕失眠的病人來說,是因為他們對于生物體真正最低睡眠量的無知所致。)為了克服這種懼怕,我通常勸病人不要努力想入睡,反而努力保持清醒狀態。換言之,想入睡的"過分意願"引起了預期的焦慮,使他更無法入睡,而應用矛盾取向法反其道而行時,就很快可以入睡了。
    0 0 0 0 拷貝 二維碼 《追尋生命的意義》
《追尋生命的意義》[71句]
  • 弗蘭克爾

    0

    維克多·埃米爾·弗蘭克爾(Viktor Emil Frankl M.D., Ph.D. 1905-1997)美國臨床心理學家,出生于奧地利,1930年在維也納大學獲得醫學博士學位,1949年獲得哲學博士學位。是享有盛譽的存在-分析學說的領袖。他所發明的意義治療(Logotherapy)是西方心理治療重要流派。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是美國國際大學的著名教授,並任哈佛大學、斯坦福大學、迪尤省大學和南衛理公會大學的訪問教授。 弗蘭克爾是言語療法的奠基者,其治療理論被稱為維也納第三精神治療學派,前兩個學派為S.弗洛伊德學派和A.阿德勒學派。上世紀20年代,弗蘭克爾開始發表論文,第一篇論文應弗洛伊德約稿刊布于弗洛伊德的《國際精神分析》雜志上,第二篇論文應阿德勒約稿刊布于阿德勒的《國際個體心理學》雜志上。然而,由于他的非傳統觀點,他被先後開除出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學會和阿德勒的個體心理學學會。此後,弗蘭克爾受到O.施瓦茨和R.阿勒斯的影響,特別是存在主義者L.賓斯萬格和現象學家M.謝勒的影響,不再信奉精神分析和個體心理學,開始倡導其獨特的體系。
看看其他热门专辑
看看其他標簽的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