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審美干擾鏡既帶走壞的東西,同時也把好的東西帶走了。只要存在歧視的可能,審美干擾鏡就不起作用。它徹底阻止你識別美。在很多時候,瞧一副漂亮的面孔並不會傷害任何人。審美干擾鏡無法讓你區分美與丑,而教育則可以。 我知道有人會問,當技術更發達的時候,那會怎麼樣?也許有一天,他們能夠在你腦子里插入一個專家系統,這個系統會分析:“這是適合領略美的環境嗎?如果是,那就欣賞吧;如果不是,那就忽略吧。”但這樣就」 「樣就圓滿了嗎?這就是人們談論的“輔助性成熟”嗎? 不,不是的。這不是成熟,而是讓專家系統替你作決定。成熟意味著看到差異,但又意識到差異並不重要。沒有技術捷徑可走。
0 0 0 0 拷貝 二維碼 《降臨》
- 自由意志的存在意味著我們不可能預知未來,而我們之所以知道自由意志存在,是因為我們直接體驗過它。意志是個人意識的本質部分。 但真的是這樣嗎?會不會出現另一種情況:預知未來改變了一個人,喚醒了她的緊迫感,使她覺得自己有一種義務,必須嚴格遵照預言行事? 0 0 0
- 熟悉的遙不可及,而奇異的卻近在咫尺。 0 0 0
- 其實我心里想的是,你跟我不一樣,完全不一樣。這件事將再一次提醒我,你不是我的複制品。你是一個奇跡,是我每日的快樂,但我不能自稱為你唯一的創造者。 0 0 0
- 誰說審美干擾鏡對女性有好處,誰就是在為所有壓迫者搖唇鼓舌:把征服說成保護。審美干擾鏡的支持者們將擁有美麗的女人妖魔化。美不僅可以向擁有美的人提供愉悅,也可以向接受美的人提供同樣多的愉悅。可是審美干擾鏡運動卻偏偏使女性對從自己的容貌中獲得愉悅感到內疚。這是男權社會壓抑女性美的又一策略,這次偏偏卻有太多女性被誘騙投贊成票。 當然,美一直被用作壓迫的工具,但消滅美並不是答案。你不能通過縮小人們的外表差異來。 0 0 0
- 這是“政治正確性”胡作非為的最新例子。提倡審美干擾鏡的人用心是良好的,但他們的所作所為卻是把我們當作幼兒對待。認為美是我們需要避而遠之的觀點簡直是在侮辱人。要知道,下一步某個學生組織就會堅持要我們所有人都安上音樂審美干擾。 0 0 0
- 因為maxize或者minimize的不同視角,主人公看到了自己以後的你從出生到死去的整個過程,即使知道你在那麼美好的年華死去,她依然還是決定要有你。即使那記載了每個真實發生的The book of Ages,看或者不看,又有什麼意義,即使maxize,minimize又有什麼意義,因為過程才是意義。 0 0 0
- 審美干擾鏡既帶走壞的東西,同時也把好的東西帶走了。只要存在歧視的可能,審美干擾鏡就不起作用。它徹底阻止你識別美。在很多時候,瞧一副漂亮的面孔並不會傷害任何人。審美干擾鏡無法讓你區分美與丑,而教育則可以。 我知道有人會問,當技術更發達的時候,那會怎麼樣?也許有一天,他們能夠在你腦子里插入一個專家系統,這個系統會分析:“這是適合領略美的環境嗎?如果是,那就欣賞吧;如果不是,那就忽略吧。”但這樣就」 「樣就圓滿了嗎?這就是人們談論的“輔助性成熟”嗎? 不,不是的。這不是成熟,而是讓專家系統替你作決定。成熟意味著看到差異,但又意識到差異並不重要。沒有技術捷徑可走。 0 0 0
- 我從前聽一個喜劇演員說過一個笑話:“我拿不准是不是該要個孩子。一個朋友有孩子,于是我問她:‘如果我有了孩子,等他們長大後,會不會生活中遇到什麼不幸都怪罪我?’那個朋友大笑起來,‘會不會?別天真了你。’” 這是我最喜歡的笑話。 0 0 0
- 他和我一起駕車去辨認尸體,一路長旅,默默無語。我記得太平間的樣子,鋪著瓷磚,到處是不鏽鋼,冷凍設備嗡嗡低鳴,彌漫著防腐劑的味道。會有一個勤雜工掀開罩單,露出你的臉。你的臉會有些不對勁,但我將知道,那就是你。 “是的,是她,”我會說,“是我的女兒。” 那個時候,你將是二十五歲。 0 0 0
- 美干擾鏡,這樣當我們聽見天才歌手或者音樂家演唱時,就不會自慚形穢了。 觀看奧林匹克運動會的運動員競技,你會慚愧得無地自容嗎?當然不會。相反,你只會感到驚歎與羨慕;你會為有如此傑出的運動健兒存在而感到歡欣鼓舞。那麼,對美我們為什麼不能有同樣的感受呢?女權主義者會要求我們對這個反應賠禮道歉。他們想用政治取代審美。他們在多大程度上成功了,就在多大程度上剝奪了我們的人性。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