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只要受到束縛的頭腦一直在衡量“更多”、“更好”,只要人們的內心見異思遷,就會不可避免地帶來沖突感,而這就是混亂。 0 0 0
- 我們喜歡選擇的自由,我們認為對于選擇而言,自由必不可少——我們甚至認為選擇給予了我們自由感——然而,當你能夠非常透徹地看待事情時,根本不存在選擇。 0 0 0
- 社會把我們放在了模子里,而模子又把社會限定在了社會的框架之中。 0 0 0
- 我們經常在自我所在值與社會期待值之中痛苦掙紮蛻變,借由名人事跡,茵茵教誨,企圖一夢醒來擺脫昨日的自己,將別人的成功複制到自己的身上,然後春風終將拂面,我們將信手闊步于人間。我們只想要果而忽略了因,忽略了自己的內心,與其和這個世界談談不如和自己談談,觀察、注視、感悟著自己。和大自然談談,和冬日里的臘梅談談,和嫩黃的枝椏談談,留意身邊的一切,和萬物產生聯系,讓大自然的永恒給自己一個答案。 0 0 0
- 人們在無休止的娛樂中消耗著能量,所有這些看起來是如此奇怪、如此病態。 0 0 0
- 天堂是人類根據自身的希望構想出來的,因為人們的生活已經變成了地獄,從生到死總是沖突不斷,來來去去,無休無止地賺錢、工作。……沖突已經成為了人們的生活方式——不論是內在,還是外在;不論是心理領域,還是由心理創造的社會。 0 0 0
- 而心理方面必須要有空間——不是想象的空間,不是自閉的空間,不是人類、政治、宗教、種族分化的空間,不是大陸之間的空間,而是沒有中心的內在空間。有中心的地方就有外圍,就有周邊。 0 0 0
- 在沒有曲解、沒有偏見、不抵觸自己究竟是什麼的情況下,理解你是什麼的本質,這才是樸素的開始。觀察、感悟每一個想法、每一種感覺,不要壓抑、不要控制,只是觀察,就像注視飛翔的小鳥,不加入自己的偏見與曲解——這樣的注視會帶來極端樸素的感覺。沒有壓抑,沒有自欺欺人,沒有自我提升,也沒有自我實現,非常純真。在這樣的注視中,會獲得極大的自由,在這種自由之中,會產生樸素的尊貴感。 0 0 0
- 我們要感受的不是風穿過樹葉的聲音,也不是早晨的微風輕輕撥動樹葉的聲音,而是樹本身發出的聲音,是它的樹干和樹根發出的靜默之聲。要聽到它的聲音,你必須十分敏感。它不是世界上嘈嘈雜雜的聲音,不是風兒的竊竊私語,不是人們爭吵之時所用的粗鄙之言和戰爭的喧鬧,而是作為整個宇宙的一個組成部分的聲音。 0 0 0
- 人類在曆經無數個世紀之後,還會是現在的樣子。人類可能還會重複同樣的舉止:人類的現在就是人類的明天,千千萬萬個明天。時間、進化成就了人類現在的樣子。未來就是人類的現在,除非整個心理發生不斷的深刻變化。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