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是一次成功的催眠秀,我們現在再來看當時的照片,紀錄片,宣言,大字報,檢討書等等,從表情到語言表達,都有催眠與自我催眠的典型特征。八次檢閱紅衛兵,催眠場面之大,催眠效果之佳之不可思議,可以成為世界催眠史上集體催眠的典范之一。 0 0 0
- 勞倫茲在漫長觀察的敘述之後,開始談到人類本身。“有些人認為同種攻擊是對人類的一種汙辱。人們都樂意將自己看做是宇宙的中心,認為自己不屬于自然,而是從自然分立出來的特殊的高等生物。很多人對這個謬見戀戀不舍,而無視于一個人曾說過的最智慧的警語,即齊隆(Chilon)所說的‘認識你自己’,這句話通常被認為是蘇格拉底說的。到底是什麼因素使人們聽不進這句話? “障礙有三,而且全是由強烈情緒引發的。“第一,人們認為可以借助人類的悟性,輕易將之克服;“第二,雖然有不利的後果,但至少是光榮的;“第三,從文化曆史的角度來看,是可了解的,因此是可原諒的,卻是最難祛除的。“三個都與人類最危險的特質有密切的關系,俗話說,這個特質在陷落之前會有一段光彩,那就是。 0 0 0
- 魯迅的小說,尤其“吶喊”系列,有著沉實的攻擊熱情,雜文則干脆是匕首投槍。莫言的“紅高粱系列”,充滿了燦爛的攻擊熱情,愛和死亡都是勃勃跳的。愛很危險,內含的攻擊熱情搞不好就導致死亡。 0 0 0
- 凡流行的事物,都有催眠的成分在。 0 0 0
- 電影是最具催眠威力的藝術,它組合了人類辛辛苦苦積累的一切藝術手段,把它們展現在一間黑屋子里,電影院生來就是在模仿催眠師的治療室。 0 0 0
- 文化是積累的,所以是複雜的,愛情是被文化異化的,也因此是複雜的。 0 0 0
- 神、鬼、怪,不可證明它們是否實在。中世紀的神學要證明上帝的實在,是幫倒忙,毀上帝,不過倒由這個實證引發了文藝複興的科學精神。宗教是人類的精神活動,非關實證。 0 0 0
- 我一向對這種政治交集表現得智力不夠,于是婉言謝絕了制片人。現在看來,是堅持常識的能力不夠。 0 0 0
- 孔子大講特講“禮”,可是在本能問題上又講“思無邪”,意思是不追“思想根源”,思可以是畜生的,說和做就不能。 0 0 0
- 不僅藝術,學術也是非常有“攻擊熱情”的。先秦的“諸子百家”,都在互相攻擊。我們看現在有些學術文章、學術會議,幸虧尚有規范,一旦失范,無異熱情的刀劍。藝術呢,除了性和死亡,攻擊也是永恒的主題之一,流行的說法是暴力。所謂愛,如果是與死亡、暴力綜合,效果就非常強烈。幾大古典小說,無不貫穿著攻擊心理和行為,讀者愛看,于是可以傳世。魯迅的小說,尤其“吶喊”系列,有著沉實的攻擊熱情,雜文則干脆是匕首投槍。莫言的“紅高粱系列”,充滿了燦爛的攻擊熱情,愛和死亡都是勃勃跳的。愛很危險,內含的攻擊熱情搞不好就導致死亡。 0 0 0
- 不少著名的科學家周末會去做禮拜,不少神職人員也在科技刊物上發表科學論文,宗教的歸宗教,科學的歸科學。科學造成的“信”與宗教的“信”,不是同一個“信”。 0 0 0
- 生物只不過是基因的載體和基因傳遞的媒介,這也就是說,生物本身沒有意義。 0 0 0
- 不僅藝術,學術也是非常有“攻擊熱情”的。先秦的“諸子百家”,都在互相攻擊。我們看現在有些學術文章、學術會議,幸虧尚有規范,一旦失范,無異熱情的刀劍。 0 0 0
- 人類創造了文明與文化,無非是讓人更好地成為基因的載體和傳遞的媒介。 0 0 0
- 權威帶有催眠的功能。 0 0 0
- 藝術在巫的時代是一種工具,巫靠它來將自己催眠進入狀態,繼續產生藝術,再將其他人催眠,大家共同進入一種催眠的狀態。這種狀態,應該是遠古的真誠。宗教亦是如此。那時的藝術,是整體的,是當時最高的人文狀態。 0 0 0
- 孤獨呢?既得不到釋放攻擊的快感,也得不到壓抑攻擊的快感,這種茫然就是孤獨。孤獨暗藏著隨時會引發攻擊的可能。 0 0 0
- 藝術除了性和死亡,攻擊也是永恒的主題之一,流行的說法是暴力。所謂愛,如果是與死亡、暴力綜合,效果就非常強烈。 0 0 0
- 藝術首先是自我催眠,由此而產生的作品再催眠閱讀者。如果一本小說你無法讀下去,說明它的催眠系統已不符合你的暗示系統。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