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物不可以久居其所,故受之以《遁》。《遁》者,退也。物不可以終遁,故受之以《大壯》。物不可以終壯,故受之以《晉》。《晉》者,進也。晉必有所傷,故受之以《明夷》。夷者,傷也。傷于外者必反其家,故受之以《家人》。家道窮必乖,故受之以《睽》。《睽》者,乖也。乖必有難,故受之以《蹇》。《蹇》者,難也。物不可以終難,故受之以《解》。《解》者,緩也。緩必有所失,故受之以《損》。損而不已必益,故受之以《益》。益而不已必決,故受之以《夬》。《夬》者,決也。決必有所遇,故受之以《姤》。《姤》者,遇也。物相遇而後聚,故受之以《萃》。《萃》者,聚也。聚而上者謂之升,故受之以《升》。升而不已必困,故受之以《困》。困乎上者必反下,故受之以《井》。井道不可不革。
    0 0 0 0 拷貝 二維碼 《易經》
《易經》[108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