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群老繭人物不考慮問題的實質,和建議的內涵,卻用「年輕」二字,打擊新生代精英,是傳統社會最流行的手段。老人固然有可敬的優點,但必須是優點。僅由歲月累積出來的純老人,有時反而成為進步的阻力。年輕人的見解,固不全對,但不能僅因為年輕,就認為一無是處。世界上百分之九十以上的驚人功業,都由年輕人開創。
    0 0 0 0 拷貝 二維碼 《柏楊曰》
《柏楊曰》[362句]
  • 柏楊

    0

    柏楊,臺灣著名作家、學者,在全世界華語讀者中擁有廣泛影響力。柏楊一生著述豐厚,《柏楊版資治通鑒》在臺灣被譽為最有價值和最暢銷的一部書,《中國人史綱》被列為對社會影響力最大的十部書之一,其中《醜陋的中國人》在當代華人世界中流傳最為廣泛。
    祖籍河南輝縣,1920年生於開封通許縣,畢業於東北大學政治系,1949年後前往臺灣,曾任《自立晚報》副總編輯及藝專教授。
    柏楊,1968年在《中華日報》代班主編〈家庭〉版,該版以每周五天的篇幅刊載美國連環漫畫《大力水手》(Popeye the Sailor Man)時,翻譯文中提及卜派父子流落至一個豐饒的小島後“樂不思蜀”,兩人要各自競選“總統”,撰寫競選文宣,柏楊將“Fellows”(夥伴們)翻譯為“全國軍民同胞們…”,遭國民黨當局情治單位曲解為暗諷蔣介石父子,羅列罪名將其逮捕,判處12年徒刑,1969年囚禁於臺北縣景美鎮軍法監獄,1972年移送綠島感訓監獄。
    1975年,柏楊因蔣介石逝世減刑三分之一為8年徒刑,但1976年刑滿後仍被留置於綠島,後獲釋放,共被囚禁9年又26天。
    柏楊出獄後仍非常關心臺灣政局,盡管近兩年身體每況愈下,還是每天閱讀書報,他曾對民進黨執政充滿期待,但扁當局及其幕僚卻連續發生貪腐、濫權等弊端,令他對民進黨執政失去信心。
    馬英九2008年農歷年大年初一首度拜訪柏楊,柏楊特別向馬強調,希望他身邊有“魏征”型的人物;馬當時向柏楊保證,未來當上“總統”後,一定提醒自己不要變“醜陋”。
看看其他热门专辑
看看其他標簽的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