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無為vs有為 順勢vs造勢 老子vs孔子 百家爭鳴vs獨尊儒術 嵇康vs董仲舒 理性主義、客觀唯心主義vs絕對唯物主義 先驗論vs經驗論 亞當斯密、哈耶克、波普爾vs馬克思 愛因斯坦vs尼爾斯玻爾 唯心經驗論vs唯理論 洛克vs笛卡爾 唯理論vs唯物經驗論 笛卡爾vs黑格爾 悲觀vs樂觀 康德、叔本華vs萊布尼茨、盧梭 直觀認知vs演繹歸納認知 叔本華vs黑格爾 人道主義vs社會達爾文主義 自由主義vs專制主義 人本主義vs行為主義 自然主義vs現實主義 超驗主義vs實用主義 自然論vs機械論 建構主義vs解構主義 奧地利學派vs芝加哥學派 自由市場經濟vs計劃經濟、凱恩斯主義.
0 0 0 0 拷貝 二維碼 《奧雷良諾的句子》
- 不知誰發明了性格,自由自在不自然。不知誰發明了精神病,凡人續命靠雞湯。不知誰發明了宗教,吃飯穿衣犯神明。不知誰發明了性感,淫欲不熾是犯罪。 0 0 0
- 不忘初心,始終心向真善美,使生命在形而上的意義上連貫成一體,這是智慧的智慧,是真正的幸福之道。 0 0 0
- 愛的姿態,是比肩而立,而不是匍匐跪倒。 0 0 0
- 低級快樂是感官印象,中級快樂是意趣舒展,高級快樂是智慧平和。如不存在沖突,皆應多多益善。 0 0 0
- 危險、辛苦、庸俗關系等等高壓因素,導致人從精神到生活形成惡性循環,信念、判斷和興趣被行業的整體風尚趣味所裹挾,自我內心無處安放,平靜越來越少,可分享的東西越來越少,只能隨波逐流接受命運的趨同,智力越來越為欲望所牽引,情緒越來越極化,游移于快感與虛無之間,陷入一種自身發展路徑鎖定狀態,或者說命運的桎梏之中。(對美劇《真探》第一季里面提到“警探詛咒”概念的感觸) 0 0 0
- 不管在哪種制度里面,人的自治水平都決定了這種制度的成功與否,國家制度對個人自治,可以比作家長對小孩的教育方式,有的對小孩不管不顧,用自由來調教小孩,有的把小孩管的死死的,用專制來調教小孩。兩個都有成功的例子,也都有失敗的例子。但自由之下的自治,更符合有知識的人的精神追求,也符合自然進化賦予的獨立精神,不管成敗,這至少體現了尊嚴。 0 0 0
- 笛卡爾說“我思故我在”,笛哥是在虔誠地用心追求客觀知識,科學家最愛。黑格爾說“存在即合理”,黑哥是在玩上帝視野,思想家最愛。孔子只操心管好社會,政治家最愛,但卻留下一句人帝視野的,路邊兔子都明白的萬世法禪,“中庸之為德也,其至矣乎”,這法禪鎮力之大,足足讓中國穩定不動兩千年,異端思想寸草不生,笛卡爾之類絕種,黑格爾之類被同化。馬大哥對這些都很不屑,“存在決定意識”,一個大巴掌,萬古全拍死,曆史終結了。【淺見調侃】 0 0 0
- 人只能在他命定的精神世界得到真正的快樂。認知制造了一個又一個理性的黑洞,情感經過它們也會湮滅其中。 0 0 0
- 好的追求應能在平常之中顯現出真善美的質地,極致而失真的則多是有害的,被無數人的意識迭代成不明覺厲的形象的更應加以審視。 0 0 0
- 安素心以馳浮歲兮,卻紛囂之塵瑣。 作內觀以臻明白兮,親流深之水澈。 0 0 0
- 現象如海潮,翻騰無止息。 真律如磐石,巋然何曾移。 0 0 0
- 長夜何歎 , 無極時光 , 大地溫存 , 星月灑涼。 0 0 0
- 知命須曆饑寒,仁慈本出尋常。 德智啟于文教,品才融于文章。 勿怨人世艱險,履遍方臻達觀。 命途弘道自在,執惡投邪必殃。 欣棄隨性可憎,濫情縱欲為孽。 性情常省善持,靜水流深知然。 情義在乎一心,德望尋跡恒念。 趣舍根在心明,緣盡本出情迷。 吾輩自樂寡欲,靜修從心無悔。 道途莫懼險阻,劫後自笑風霜。 滄桑患難與共,方得人福真味。 0 0 0
- 應有更多的愛,與己也與人。以愛赦我心,以愛慈度人。 0 0 0
- 寂欲若隱,定心歸真。 0 0 0
- 智慧也得吃飯,能養活自己是一切作為的基礎,凡人皆得有較好經濟保障,尋求智慧者當然更應如此。財富要能滿足生計和基本體面生活,最好能再多點足以贖回到死的全部身心自由與悠閑,把生命的天時全留給自己掌控。 0 0 0
- 最深刻最可靠的人生忠告仍是來自古今中外的大哲先賢,而當代喧囂的名利場只祭出一波波的精致妄人。對前者充滿道德崇拜和精神認同,對後者只能視作進行價值判斷的觀察標本。 0 0 0
- 如果一個文明極力聚焦自身存續這個使命,則自然能夠衍生出中庸思想,因為中庸之道就是保生之道,遠極避險和保守少變,沒有哪個文明比中華文明對中庸更加洞悉至深、踐履如神的了。 0 0 0
- 空間狹小,動輒碰壁。是非多處,即空間小。空間小,人受氣,事難為。眼光長遠,才能改變。 0 0 0
- 念自心生 心隨念轉 緣起因果 緣去同寂 0 0 0
- 人最普遍的共同語言,其實是吃喝拉撒,七情六欲,而即便這種本能需求,也還被偏好渲染出各個層次。文化觀念就是人類操作系統,從自然的合理性中變通出形形色色的人造合理性,如各類信條與戒律,以人造的合理性為系統和路徑,並繼續以自然合理性為鏡子,升級完善,不斷延伸到時間盡頭。 0 0 0
- 人的思想,高邈如山,深沉如海。 人的情感,難越如山,難明如海。 0 0 0
- 少年,海納博聞,盡知萬象。 青年,定心求智,沉思解惑。 中年,大明大慧,無礙如神。 0 0 0
- 笛卡爾、帕斯卡,科學哲學完美天才。 斯賓諾莎、康德、叔本華,哲學完美天才。 0 0 0
- 風塵醉,紛擾重。 涼風催夢醒,清曲伴孤夜。 遠影離聲難回味,驀然少年白夜行。 0 0 0
- 困無定,蹉跎劫。 情陋心難適,欲破魂無著。 達觀洞明空自許,長愧難始無新過。 0 0 0
- 翩翩意相許,落落唯空影。 0 0 0
- 撫歲月心弦 , 不堪之為真 , 觀萬象世卷 , 無言倒實味。 0 0 0
- 把圓融作為人生信條,也許能得到別人的歡心支持,但定然得不到足夠尊重。人的力量在于其堅定不移的原則態度,在于其有山泉般活力的思想。圓融只會模糊自身並將反省的力量解構至于無法覺悟的水平。 0 0 0
- 徑迷離,跌難休。 淡看畏瑣碎,靜思潛噬心。 身困神乏笑智淺,難了堪受厭無常。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