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無色、聲、香、味、觸、法者、是六塵清淨也、六塵清淨者、覺者、知諸塵相、無常無我、如幻夢泡、如水上漚、如火中苗、是故覺者、無貪亦無染也。亦如眼之所見、轉瞬而變易、至終必無。如耳之所聞、即聞即無。倘能無相、即名無生其心、無生其心者、無生塵勞妄想、之心也。倘生塵勞妄想之心者、是生九類相執也。生九類相執者、其性偏于何類、死後必生何類。所謂根塵不無、其心生死不可了也、無根塵者、無染住心也。集句。無色、聲、香、味、觸、法者、在見聞知覺中、無生其心、無動其意、無生無動者、五蘊之中、無生諸妄之心、六欲之里、無動金剛之性。倘如是、其大道成也。即名為、無色聲香味觸法也。若無者、彼岸之人也。
0 0 0 0 拷貝 二維碼 《滌華禪師》
- 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 0 0 0
- 乃至無意識界者、是從眼界、直至意識界也、直至者、越過無耳界、無鼻界、無舌界、無身界、而到意識界也。越過者、是舍繁從略也、合稱為、無眼、耳、鼻、舌、身、意識、界也。六界皆無者、即五蘊空、六塵無、八識樂無我、無相亦無界、其常樂我淨、亦無窮也。集句。乃至無意識界者、界界弗能縛我真心也、真心無縛、無染亦無住、其真心無相、無相真心、其有光明、遍十方、而續三世、無際亦無竭、其妙用、自在、無可比也。為乃至無意識界。 0 0 0
- 色者、多種顏色也、色者、多者、多種、多類、之別也。色者、是某心內、分別、諸眾生相中、多類之別也、色者、凡是、有形有相、有動、有止者、其性皆不離、其色也。以及妄念、與欲性、亦複如是、總名為色也、甚至舉心動念、行住坐臥、生活之中、皆有色性也。 0 0 0
- 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得者、獲得也、得者、得道也。 0 0 0
- 空者、是真空也、真空者、有靈有覺也。而不是玩空者、玩空者、空無靈覺也、真空能含一切、一切不礙真空。所謂真空、能含妙有、妙有能顯、真空、之德、之用、之靈也。 0 0 0
- 是無上咒。“44” 其咒功德。無有不遍不徹。無有不足之處。故名無上。 0 0 0
- 度者、從此岸度到彼岸也。度者、經過其度者、從苦厄處、度到常樂我淨之處。度者、度出我等、出此生死海也。度者、使諸眾生、出此五陰之獄、直赴無為之大道、而到究竟、之彼岸也。度者、度我離欲離妄、真心歸覺地也。 0 0 0
- 是諸法者、如來所說、諸法也。是諸法者、世出世間、之法也、有為無為、諸法塵也、凡一舉一動、一止一默、以及、日常生活中、甚至、大便小解中、灑掃、除糞中、迎客、送賓中、一言、半句中、如是等等中、以慧眼觀、無不是法、無不是道、甚至、無有、一點一滴、而不是諸法者。 0 0 0
- 亦複如是者、是標明、受想行識、與前色字、合為五字、一體也、五字者、五蘊也、五字、五則者、亦名五陰。亦複如是者、五蘊、五則、亦如是也、如是者、五蘊、五則、非一非二也。非一者、色、受、想、行、識、五則、五義也。非二者、其五蘊、五則、即是一體也、一體者、喻人身、與兩手、兩足、合為一體也、所謂一體者、非一非二也。我等參者、理當、一體皆空也、方為、五蘊皆空也。集句。亦複如是者、如是修、如是行、如是悟、如是證、如是本末一體、即無有不清淨、之處。清淨者、空五蘊也、能空五蘊時、其他諸行、不空亦空盡矣。 0 0 0
- 遠離顛倒夢想。“36” 遠離顛倒夢想者、其真心、無有恐怖、之因而得、遠離顛倒夢想、之果也、遠離顛倒夢想者、因無我相、而得也、遠離顛倒夢想者、由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而成就也。集句。遠離顛倒夢想者、倘無諸塵妄想時、在不離、顛倒夢想中、已離盡、離絕矣。倘無顛倒夢想者、如來覺地也。 0 0 0
- 依般若波羅蜜多故。 依者、附和也、依者、追隨也、依者、追蹤也。 0 0 0
- 無有恐怖。“35” 無有恐怖者、心無四相也、無有恐怖者、常覺無我、即無有恐怖也、無有恐怖者、果證無為也、無有恐怖者、因無掛礙之體、而得無有恐怖、之用也、無有恐怖者、心明而性朗也、無有恐怖者、以智慧光、照破無明煩惱故、即無有恐怖也、無有恐怖者、肉身非我、本覺常明也“無有恐怖者、無妄想、是非相也”“無有恐怖者、無顛倒夢想、之謂也”“無有恐怖者、空五蘊、無六欲、之所成就也”、無有恐怖者、真心無相也。集句。無有恐怖者、因純而果熟、道隆而體安。 0 0 0
- 無無明者、其真心、無有不明之處、無無明者、其本性妙識、與七支覺分、無不周到、無有不明之處所。無無明者、其心光滿足、無有不遍、無有不透、不徹之處也、無無明者、本覺大智慧光、無窮無盡、無有竭止也。集句。無無明者、在在處處放無礙慧光也、本覺妙用之光明、無可衡量、無可比喻、是名、無無明也。“倘若識心不無、五蘊六欲不空者、而非無無明也、而是無明也。”參。 0 0 0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夫心經者、真心大道也、真心、無遍、無不遍、大道、無到、無不到、所謂、在無無之中、真心明也、大道見也、然而、明無明相、見無見執、在無相、無執中、無所不見、無所不聞、無所不覺、故名、為大覺、大覺者、覺三世、非三世、亦非非三世、覺十方、非十方、亦非非十方、在非非中、覺性圓已、道心成矣、亦無圓成相、是名為如來。 0 0 0
- 不垢者、清淨無為也、不垢者、無汙染相也、不垢者、無貪瞋癡、欲愛妄、是非諸想相也、不垢者、無五蘊、六欲、之心相也。 0 0 0
- 菩提薩埵。“31” 菩提薩埵者、是無上菩提也、菩提薩埵者、是智慧到彼岸也、菩提薩埵者、是悟徹證道也。集句。菩提薩埵之人、從無智亦無得、之妙因、經過以無所得故、之橋梁而至菩提薩埵、之故鄉、即證得、無上正等、正覺之道義、妙心之靈也。 0 0 0
- 空即是色者、真空能含、萬象、其萬象者、皆是真空之中、而顯也。凡夫倘能、空其心、即不名為凡夫也。空心者、何能無四相、能空五蘊、與眼之所見、耳之所聞、鼻之所嗜、舌之所嘗、身之所觸、意之所感、識之所別者、見如是等、而不生其心者、其名為、能空其心也。而不是、不見、不聞、不嗜、不嘗、不觸、不感、不別者。而是、無染、無住、無能動其心也、倘能如是、即證得三果之人也。 0 0 0
- 以者、就是也、以者、為也、以者、依靠、依賴也。 0 0 0
- 是故者、所以也、是故者、所謂也。 0 0 0
- 無色、聲、香、味、觸、法者、是六塵清淨也、六塵清淨者、覺者、知諸塵相、無常無我、如幻夢泡、如水上漚、如火中苗、是故覺者、無貪亦無染也。亦如眼之所見、轉瞬而變易、至終必無。如耳之所聞、即聞即無。倘能無相、即名無生其心、無生其心者、無生塵勞妄想、之心也。倘生塵勞妄想之心者、是生九類相執也。生九類相執者、其性偏于何類、死後必生何類。所謂根塵不無、其心生死不可了也、無根塵者、無染住心也。集句。無色、聲、香、味、觸、法者、在見聞知覺中、無生其心、無動其意、無生無動者、五蘊之中、無生諸妄之心、六欲之里、無動金剛之性。倘如是、其大道成也。即名為、無色聲香味觸法也。若無者、彼岸之人也。 0 0 0
- 故知者、所以也、本知也、所知也、此也、知道也。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