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要允許其他人將你去個人化,不要讓他們把你放人某個分類、某個盒子、某個自動販賣機里,不要讓他們把你變成一個客體、一樣東西。請堅持你的個體性,禮貌地告訴他們你的名字和憑證,大聲清楚地讓他們知道你。請堅持讓別人也這麼做。在互動時與人做視線接觸(拿掉遮掩住視線的太陽鏡),釋放關于自己的信息以強化你獨一無二的個性。當身處影響力作用的情境中,尋找你和占據支配地位之人的共通性,並借助這共通點來強化你們之間的相似性。匿名性和秘密會掩蓋惡行,並且削弱人與人間的聯結。匿名性和秘密會變成去人性化的溫床,正如我們所知,去人性化會為霸凌者,強暴犯、刑求者、恐怖分子以及暴君提供殺戳戰場。
0 0 0 0 拷貝 二維碼 《路西法效應》
- 個人的性情並不像我們想得那般重要,善惡之間並非不可逾越。環境的壓力會讓好人干出可怕的事。 0 0 0
- 個人往往會在系統的強大力量面前退卻,這些系統包括我們曾形容過的軍隊和監獄系統,以及幫派、教派、兄弟會、企業,有時甚至是功能出問題的家庭。但如果與其他有相似想法和決心的人一起合作,將個人的抵抗能力結合起來,就有可能造成一些改變。 0 0 0
- 邪惡最具關鍵性、同時也最不為人知的促成因素並不是明目張膽鼓吹暴力傷害的人,而是在他們背後沉默的大多數,目睹一切發生卻視而不見、聽而不聞的人。 0 0 0
- 在大多數情況下,強烈的情境力量經常會強力驅使人行動。情境的行動引導力包括:群體壓力和群體認同、行動責任的分散、只考慮眼前不顧後果、社會模式的出現,以及對某個意識形態的承諾。 0 0 0
- 匿名性和秘密會掩蓋惡行,並且削弱人與人間的聯結。匿名性和秘密會變成去人性化的溫床。 0 0 0
- 人類能夠因為愚蠢的意識形態就放棄人性。 0 0 0
- 對安全感的需求是人類行為有力的決定因素。 0 0 0
- 在很多情況下,聰明人會做出蠢事,那是因為他們沒有察覺影響力的施為者在言語或行動上的關鍵特質,忽略了明顯的情境線索。就像是我們太常依賴自動飛行模式,依賴經常派上用場的老套台詞,卻從沒有停下來好好評估它們是否適用于這場合、這時間。 0 0 0
- 讓我們從承認自己的錯誤開始,先跟自己認錯,然後跟其他人認錯,讓我們接受“人皆有過”這句名言。你曾經判斷失誤,做了一個錯誤的決定。當你做出決定時,你有十足的理由,但是現在你知道自己錯了,請你說出這三個神奇的句子:“對不起”、“我為我的過錯道歉”、“請原諒我”。請跟自己說你會吸取教訓,從錯誤中成為一個更好的人。不要再將你的時間、金錢和資源浪費在錯誤的投資上,向前走吧。當你公開這樣做時,就不再需要去正當或合理化你的錯誤,繼續支持惡劣或是不道德的行動。坦承錯誤,會讓降低認知失調的動機變小,當現實上的抑制物出現時,不和諧就消失了。發現錯誤時請你“當機立斷”,別頑固地非要“堅持到底”不可,雖然有一時的損失,但往往能得到長遠的回報。 0 0 0
- 創造架構化信息的人不是藝術家,就是舌燦蓮花的騙子。架構化的議題往往比小心翼翼在界限內進行說服的言論更有影響力。而且有效的架構化信息可以只是一些聲音、影片段落,或是標語、代表圖案,看起來一點也不像是在傳達特定意識形態。我們在完全沒有意識到它們的情況下受到影響,架構化信息形塑我們對于它們推廣的觀念或議題的態度。我們渴望被架構為“稀有”的東西,即使那些東西實際上是滿坑滿谷。我們嫌惡被架構為具有潛在損失的東西,偏愛似乎能讓我們獲得好處的,甚至當正負結果預測為相同時也一樣。 0 0 0
- 對安全感的需求是人類行為有力的決定因素。當面對所謂安全威脅或是面對讓我們遠離危險的承諾時,我們可能會受到操弄而做出無法贊同的事。那些兜售、傳播影響力的人借著提出一份浮士德式的契約而取得支配我們的權力,契約內容是:只要你交出部分自由給當局,不管是個人還是公民自由,我們就會保證你毫發無傷。扮演撒旦角色的誘惑者會跟你說,只有當所有人都犧牲一點小小的權利或自由時,他的力量才有辦法拯救你。請拒絕這樁交易。絕對不要為了安全的許諾犧牲基本的個人自由,因為你的犧牲是真實而且立即生效,但他的許諾卻是個遙遠的幻覺 0 0 0
- 你可能會對你的行動的未來結果先做個損益分析。你或許充分意識到一個囊括你個人價值和行為標准的過去時間框架。借助發展出乎衡的時間觀,你可以根據情境和手邊的任務將過去、現在或未來用于行動評估上,相較于過分依賴單一或某兩個時間框架的時間觀,你將可以取得比較有利的位置,做出更負責任、更為理智的回應。當過去與未來結合起采時,將能抑制現在的暴行,從而削弱情境的力量。 0 0 0
- 無論如何,為自己的決定和行動負責,可以讓行動者成為駕駛座上的行動者。當你允許其他人削弱、分散自己應負的責任時,就等同讓他們坐到後座去開車,不必負責任的駕駛自然會開著車子不顧一切往前沖。當我們擁有個人責任感,並且願意為自己的行動負責任時,就會比較有能力對抗有害的社會影響力。當我們越意識到責任分散只是種掩飾,使我們看不清自己在執行可疑行動的共謀角色,就會越不容易盲目服從權威。當你越不接受責任被轉嫁、被分散到黑幫、兄弟會、工廠、部隊或企業成員之中時,就越能抗拒順從反社會團體的規則。記得,當你今天在做一件不對的事情時,想象一下你未來站在法庭上受審的情景,想象一下當你說著“我只是聽命行事”、“每個人都這麼做”時,沒有人接受你辯解的景象。 0 0 0
- 在每一個情境中,試著分辨哪些人是真正擁有專業、智慧、資深資曆或特殊地位並值得尊重的權威者,哪些人則是只會要求別人服從卻說不出像樣道理的不公正權威。許多披上權威外衣的人其實只是善于推銷自己的冒牌領袖、烏龍先知或是過分自信的人,這些人不該受到尊重,反而應該別聽他們的話,讓他們受到公開的批判性檢驗才對。 父母、老師和宗教領袖們應該更積極教育孩子們有足夠的能力做出批判性的區別。當一個人的權威立場具有充分理由時,孩子們應該要有禮聽話,但是當權威並不值得尊敬時,反抗他們才叫做聰明的好孩子。對付優先性立場不符合我們最佳利益卻自稱為權威的人,這樣做可以減少我們盲從的機會。 0 0 0
- 比起《魔戒》(Lord of the Rings)中神秘的金色指環誘惑,渴望被社會群體接受的誘惑力量更為強大。這股渴望被接受的力量會讓一些人幾乎願意做任何事,只求被接納,而為了避免被群體拒絕,甚至會做出更極端的行為。人確實是社會性動物,通常我們的社會聯結都對我們有好處,而且能幫助我們達成獨自—人辦不到的重要目標。然而有時候,我們也會遇到該服從群體的規則時,卻傷害了社會整體利益的情形。因此重要的是要能夠判斷什麼時候該服從,什麼時候該拒絕。我們每個人終究都只活在自己的心靈中,活在孤獨之中,所以必須樂意並且也隨時准備好主張自己的獨立性,而不應擔憂被社會拒絕。 0 0 0
- 當我們擁有個人責任感,並且願意為自己的行動負責任時,就會比較有能力對抗有害的社會影響力。 0 0 0
- 任何讓人感覺擁有匿名性的事物或情境,也就是任何讓人覺得像是沒人認識或想認識他們的狀況,都會削弱他們個人的行為辨識度,並因此創造出為惡的潛在條件。 0 0 0
- Fear is the State's psychological weapon of choice to frighten citizens into sacrificing their basic freedoms and rule-of-law protections in exchange for the security promised by their all-powerful government. 恐怖是一個國家首選的心理武器,用于迫使公民為了換取有著無上權力的政府所許諾的安全,犧牲他們的基本自由以及法治保障。 0 0 0
- 當我們讓自己受困于延伸的現在式時間中時,可能會被引導做出並不真正認同的行為。當我們不再感受到過去的承諾及對未來的責任時,就等同于對情境誘惑敞開自我,你將可能做出像小說《蠅王》中一樣的暴行。如果身邊的人變得殘酷嗜虐或失去控制,請你不要“隨波逐流”,你還可以仰賴一個超越現在取向的享樂主義或宿命論的時間觀。 0 0 0
- 不要允許其他人將你去個人化,不要讓他們把你放人某個分類、某個盒子、某個自動販賣機里,不要讓他們把你變成一個客體、一樣東西。請堅持你的個體性,禮貌地告訴他們你的名字和憑證,大聲清楚地讓他們知道你。請堅持讓別人也這麼做。在互動時與人做視線接觸(拿掉遮掩住視線的太陽鏡),釋放關于自己的信息以強化你獨一無二的個性。當身處影響力作用的情境中,尋找你和占據支配地位之人的共通性,並借助這共通點來強化你們之間的相似性。匿名性和秘密會掩蓋惡行,並且削弱人與人間的聯結。匿名性和秘密會變成去人性化的溫床,正如我們所知,去人性化會為霸凌者,強暴犯、刑求者、恐怖分子以及暴君提供殺戳戰場。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