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何謂沉默,就是指對眼前的事物或者心中所想閉口不言,把言語滯留在心里而不表達出來。在哪些環境下會保持沉默? 維特根斯坦認為當對象是無法言說之物時應保持沉默。比如一個簡短的哲學理論,雖然只有短短幾個字,但即使用上成千上萬的字去解釋它,也難以把它說個透徹和明晰,因為往往在這個時候,人們心里雖然對它有個了解,但無從尋找合適的字眼去把這個理論解釋到自己心中所想的程度,才導致沒有辦法把這個理論清楚地解釋出來。再比如談論人生和理想這類虛有的事物,即使口若懸河,也難以說個明白、道個清楚。每個人的思想各異,導致不同的人對事物的理解也不盡相同,因此對“人生”或者“理想”的暢談也將各式各樣,沒有一個准確、統一、清楚的答案。
    0 0 0 0 拷貝 二維碼 《維特根斯坦經典語錄》
《維特根斯坦經典語錄》[181句]
  • 維特根斯坦

    0

    路德維希·維特根斯坦(Ludwig Wittgenstein,1889—1951,香港及台灣譯作維根斯坦)出生于奧地利,後入英國籍。哲學家、數理邏輯學家。語言哲學的奠基人,20世紀最有影響的哲學家之一。
    路德維希·維特根斯坦,于1889年4月26日出生于奧匈帝國的維也納,父親卡爾·維特根斯坦是歐洲鋼鐵工業巨頭,母親萊奧波迪內,哈耶克外祖父之姑表妹,是銀行家的女兒。路德維希在八個子女中排行最小,有著四分之三的猶太血統,于納粹吞並奧地利後轉入英國籍。
    維特根斯坦自幼跟隨兄姊在家里接受教育,然而家庭教育的結果卻無法使其達到正規高中的接納標准。直到1903年在通過入學考試後前往林茨的一所以技術著稱的中學學習,與阿道夫·希特勒是同學,不過尚未有確鑿的證據表明這兩位重要人物有過任何深入的交往。
    和一些偉大人物一樣,維特根斯坦在中學的成績並不好,大都處于中下水平,在度過了三年的不愉快後,更帶著高考的落敗離開了這里。少年路德維希愛好機械與技術,十歲時就制出過一台簡單實用的縫紉機。其最初的志向在于物理學,曾經渴望師從著名物理學家玻爾茲曼,然而,後者于1906年自殺,使得維特根斯坦的希望毀于一旦。隨後維特根斯坦又立志成為一名工程師。
    維特根斯坦具有極為深厚的文化素養,對人類生存本質有著深刻的感知。早年維特根斯坦家族有著濃厚的藝術文化氛圍,父親卡爾·維特根斯坦是長期的藝術捐助商,勃拉姆斯、馬勒等是這個被音樂充滿的家庭里的常客。維特根斯坦家族成員中音樂天賦不算突出的路德維希其單簧管演奏也很有造詣,同樣,被認為是有書面表達障礙的維特根斯坦的文筆卻也十分精湛。
看看其他热门专辑
看看其他標簽的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