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 “阿卜杜拉?你說什麼?”帕麗問。 “什麼也沒說。”他咕噥道。 “不對,你在唱歌—你在唱什麼?” 他扭頭看我,一臉的無助。他不知道。 “好像是首兒歌。”我說,“還記得麼,巴巴?你說你小時候學會的。你說你媽媽教你的。” “好吧。” ”你能唱給我聽麼?“帕麗急切地說著,聲音哽塞了一下。”拜托了,阿卜杜拉,唱出來好麼?“ 他低下頭,慢吞吞地搖晃著腦袋。 ”唱吧,巴巴。“我輕聲說著,伸出一只手,放到他瘦骨嶙峋的肩膀上。”沒事的。“ 巴巴躊躇再三,頭也不抬,尖著嗓子,聲音抖顫,反反複複,唱出了相同的兩句詞: 我瞅見傷心的小仙女, 待在紙樹影子下。 ”他老說還有另一段。“我告訴帕麗,可他忘了。
    0 0 0 0 拷貝 二維碼 《群山回唱》
《群山回唱》[122句]
  • 卡勒德·胡賽尼

    0

    卡勒德·胡賽尼,是一位美國醫師與暢銷書作家,也是2006年聯合國首屆人道主義獎得主。出生于阿富汗喀布爾市。《追風箏的人》(The Kite Runner)是他的第一本小說,因書中角色刻畫生動,故事情節震撼感人,出版後大獲好評,獲得各項新人獎,並躍居全美各大暢銷排行榜榜首。在2006年由夢工廠買下電影版權,同名電影于2007年上映。《燦爛千陽》(A Thousand Splendid Suns)是他的第二本小說,2007年5月22日于美國首發。他的第三本小說《群山回唱》(And the Mountains Echoed)于2013年5月21日在美國出版。
    胡賽尼的父親為外交官,母親是喀布爾女子學校的教師。1970年,全家隨父親外派到伊朗的德黑蘭,在1973年,全家搬回喀布爾。同年,他母親生下了最小的弟弟。這一年是阿富汗政權維持穩定的最後一年。之後政變與外侵不斷,也結束了胡賽尼在阿富汗美好的童年。1976年,胡賽尼的父親在法國巴黎找到了工作,于是全家搬遷到巴黎居住,由于阿富汗政權極不穩定,全家就再也沒有返國了。1980年,蘇聯入侵阿富汗,他父親決定向美國申請政治庇護,之後就舉家移民到美國加州的聖荷西。初時經濟貧困,曾向美國政府領取福利金與食物券。1984年,胡賽尼高中畢業,申請到聖塔克拉拉大學念生物,畢業後在加州大學聖地亞哥分校的醫學系就讀。1993年取得了MD(行醫執照)後,1996年在加州洛城的錫安山醫學院完成實習工作。
    他的第一本小說《追風箏的人》問世後大獲成功,成為近年來國際文壇最大黑馬,獲得各項新人獎,並蟬聯亞馬遜排行榜131周之久,全球熱銷600萬冊,創下出版奇跡。胡賽尼本人更因小說的巨大影響力,于2006年獲得聯合國人道主義獎,受邀擔任聯合國難民署親善大使,促進難民救援工作。該書于2006年5月在中國出版。
    《燦爛千陽》是胡賽尼四年後出版的第二本小說,出版之前即獲得極大關注,2007年5月22日在美國首發,贏得評論界一致好評,使胡賽尼由新人作家一躍成為受到廣泛認同的成熟作家。2007年9月,該書在中國出版。
    六年後,他的第三本小說《群山回唱》于2013年5月21日在美國出版,再次大獲好評,被稱為是作者迄今最具野心的小說,筆法較前兩本也更為嫻熟。《群山回唱》被評選為美國Amazon書店2013年上半年最佳圖書、巴諾書店上半年度最佳小說、美國國家公共電台夏季最佳圖書、ABC《早安美國》讀書俱樂部夏季最佳圖書,並居于諸多暢銷榜榜首。該書于2013年8月14日在中國出版。
看看其他热门专辑
看看其他標簽的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