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說有什麼東西在折磨著她,那就是一日三餐的永久刑罰。因為它們不僅僅必須按時,而且必須完美無瑕,必須符合他的喜好,但同時卻又不能去問他。而如果她真的問了——依照著那無數條儀式性的家庭禮節中的一條——他就會看著報紙,連眼皮也不抬地回答說:“隨便什麼都行。”他說的是真心話,而且和顏悅色,自認為沒有哪個丈夫比他更好商量了。可到了吃飯的時候,“隨便什麼”就不行了,必須符合他的喜好,不能有半點瑕疵:肉不能有肉味兒,魚不能有魚味兒,豬肉不能吃出疥瘡似的腥味,雞肉不能吃出雞毛的未到。即便不是吃蘆筍的集結,也得不惜代價地為他找來,為的是讓他能在自己的尿液的芬芳氣息中怡然自得。她不怨他,只怨生活。但他是生活中難以安撫的主角。只要稍有懷疑,他就會把桌上的
    0 0 0 0 拷貝 二維碼 《霍亂時期的愛情》
《霍亂時期的愛情》[282句]
  • 馬爾克斯

    0

    加夫列爾·加西亞·馬爾克斯(Gabriel García Márquez, 1927年3月6日-2014年4月17日)是哥倫比亞作家、記者和社會活動家;是拉丁美洲魔幻現實主義文學的代表人物,20世紀最有影響力的作家之一,1982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作為一個天才的、贏得廣泛贊譽的小說家,加西亞·馬爾克斯將現實主義與幻想結合起來,創造了一部風云變幻的哥倫比亞和整個南美大陸的神話般的曆史。代表作有《百年孤獨》(1967年)《霍亂時期的愛情》(1985年)。
    加夫列爾·加西亞·馬爾克斯的巨作《百年孤獨》1982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這部小說自1967年問世以來,已被翻譯成40多種語言,影響之大,遍及世界多個國家和地區。
    馬爾克斯不僅因其豐富的文學創作在世界文壇上占有重要的位置,而且還以其深刻獨到的文學創作觀和美學追求著稱于世。馬爾克斯的創作立足于拉美大地,懷著深厚的民族感情,表現人民的生活和斗爭,鞭撻各種各樣的邪惡勢力,同情弱小,反對強暴,表達人民對民主、自由和美好未來的渴望,揭示重要的社會問題,暴露形形色色的社會流弊等等,從不同的側面反映拉丁美洲的曆史和現實,展示當代拉美的社會面貌。馬爾克斯的《百年孤獨》被認為是拉丁美洲“文學爆炸”時代的代表作品。在世界文學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看看其他热门专辑
看看其他標簽的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