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偽幣制造者》 - 3條
紀德
《偽幣制造者》(1926),長篇小說。 這部小說寫法別致,沒有中心人物,幾條線索齊頭並進,往返穿插,夾敘夾議,互不相干,又嵌入一個人物的一段日記,記敘他如何構思一部叫做《偽幣制造者》的小說。全書時...
|

《巨人傳》 - 8條
拉伯雷
《巨人傳》堪稱法國文學史上的一部奇書。乍看起來,它滿紙瘋話、穢語,貌似荒誕不經,其實它內涵豐富,涉獵甚廣,可以稱之為文藝複興時期法國人文主義思潮的一部百科全書。全書共分為五部。第一部和第二部通過敘述卡...
|

《鑰匙》 - 6條
谷崎潤一郎
《鑰匙》是日本作家谷崎潤一郎創作的中篇小說。小說由教授和妻子郁子兩人的日記組成,作者試圖在暗潮洶湧的四角關系中刻畫人性之不解與多變。 《鑰匙》在結構上的特點是小說全篇由教授和郁子兩人的日記組成。兩...
|

《看,這個世界》 - 9條
V·S·奈保爾
世界常常簡單到不足以撐起一個故事,又常常複雜到難以用百科全書說出一點皮毛。在《看,這個世界》(舊譯名為《作家看人》)中,“21世紀最無可爭議的諾貝爾文學獎得主”V.S.奈保爾真誠講述了自己觀察與感受世...
|

《背德者》 - 10條
紀德
《背德者》宣揚了紀德所主張的一種背德主義,即小說主人公身上所體現出來的大膽藐視一切既定的道德觀念,沖破宗教和家庭的桎梏,盡情地滿足人的自然本性,追求個人主義的人生理想。在藝術上,小說打破了19世紀傳統...
|

《愛情論》 - 3條
司湯達
《愛情論》是出自一個“戀愛過”的人之手,它開始寫于1819年,基本上完成于1820年春,1822年出版。這時的司湯達將近四十歲,他已經飽經人世滄桑,有過不少逢場作戲的男女關系,也經曆了他一生中最主要的...
|

《瘋癲老人日記》 - 3條
谷崎潤一郎
本書含谷崎潤一郎兩部長篇小說代表作:《瘋癲老人日記》和《鑰匙》。 《瘋癲老人日記》描繪了一位“瘋癲”老人扭曲的愛。肉體上已衰竭的老人,通過對兒媳的思慕,來滿足內心的情欲。在瀕臨死亡的時候,唯一的願...
|

《大河灣》 - 10條
V·S·奈保爾
奈波爾未曾明言《大河灣》發生于何處。不過,讀者不用怎麼推想,就知道這則一九六三年至七三年的故事是剛果(薩伊)的曆史;位于大河灣道岸上無名的城鎮也可斷定是剛果東北部的省府基桑加尼(Kisangani)。...
|

《刺猬的優雅》 - 40條
妙莉葉·芭貝里
《刺猬的優雅》是法國女作家妙莉葉·芭貝里的小說。她1969年生于摩洛哥,曾在諾曼底教哲學。她的第一部小說《終極美味》,獲得2000年度最佳美食文學獎以及2001年酒神巴庫斯獎。這部《刺猬的優雅》出版後...
|

《朱雀記》 - 11條
貓膩
作者貓膩,首發于起點中文網,曾于台灣某出版社出版,慘遭橫禍,出版社倒閉,書被腰斬欠費,後于花山文藝出版社,未料到,書又夭折。2006年與起點中文網簽約,最終完成此佳作。 這是一部以當代方式續寫《西...
|

《愛的教育》 - 15條
亞米契斯
這是一本日記體的小說,以一個意大利小學四年級男孩安利柯(也有譯成恩里科)的眼光,講述了從四年級10月份開學的第一天到第二年7月份在校內外的所見、所聞和所感,全書共有10卷,由100篇文章構成,包括發生...
|

《非洲的假面劇》 - 10條
V·S·奈保爾
《非洲的假面劇》記錄了作者奈保爾2009年至2010年間在非洲烏干達等國家的游曆見聞。奈保爾從非洲的中心烏干達出發,先後經過加納、尼日利亞、象牙海岸、加蓬,以及非洲最南端的南非。奈保爾以一個旁觀記錄者...
|

《苦煉》 - 13條
瑪格麗特·尤瑟納爾
《苦煉》以16世紀動蕩不安的歐洲社會為背景,但透過歲月的多棱鏡,卻折射出了人類命運始終面臨的一些根本問題。整個小說里,火是澤農化身,澤農與火之間是一種內在的、天然的、持久的聯系。在眾多火的意象中,智慧...
|

《苦水音樂》 - 10條
查爾斯·布考斯基
布考斯基年輕時做過洗碗工、卡車司機、郵差、門衛、倉庫管理員、電梯操作員等多種底層工作,其寫作的主題大多源自他的生活經曆。 布考斯基善于洞察生活本身,《苦水音樂》是其短篇小說代表作,側重描寫社會邊緣...
|

《回歸》 - 11條
本哈德·施林克
二戰遺腹子德鮑爾幼年時偶然讀到一部小說片斷:一個德國士兵曆經艱難從蘇聯戰場逃回故鄉,敲開家門,妻子懷中抱著孩子,旁邊卻站著另一個男人。 成年後,對小說念念不忘的德鮑爾開始尋找小說的作者。種種線索指...
|

《信徒的國度》 - 9條
V·S·奈保爾
《信徒的國度》是V.S.奈保爾最重要的文化隨筆,同“印度三部曲”並重,在奈保爾的非虛構作品里占有重要地位。1979年,奈保爾一路走過伊朗、巴基斯坦、馬來西亞與印度尼西亞等伊斯蘭文化比較集中的大片地區。...
|

《救救我!》 - 11條
紀堯姆·米索
巴黎新銳作家書寫紐約愛情故事。靈異事件與純情真愛的交織。 心懷明星夢的巴黎美少女朱莉葉只身來到紐約。三年過去了,朱莉葉還只能在“星巴克”端咖啡。黯然回國的前夜,她來到時代廣場和紐約作別,王子般英俊...
|

《郵差》 - 7條
查爾斯·布考斯基
查爾斯•布考斯基(Charles Bukowski,1920~1994),20世紀美國最有影響力的詩人、小說家之一。阿爾貝•加繆稱他為美國當代最偉大的作家,《時代周刊》評論他是美國底層社會的桂冠詩人。...
|

《今天我不願面對自己》 - 4條
赫塔·米勒
長篇小說《今天我不願面對自己》講述了一名制衣廠的年輕女工,因為在運往意大利的衣服中夾帶一張“我等你”的紙條,被控在工廠賣淫並失去了工作,而且必須定期接受秘密警察的盤問。秘密警察問話的內容,涉及她過去的...
|

《我們的普世文明》 - 10條
V·S·奈保爾
《我們的普世文明》是貝爾文學獎得主奈保爾最重要雜文集,為國內首次出版,書中收錄的作品是奈保爾創作40年間在不同文明的沖突與融合地帶的觀察與思考。從出生地特立尼達到祖輩的家鄉印度,再到美國和其他更遠的地...
|

《幸好,遇見你》 - 5條
紀堯姆·米索
她為他找回絕情女鋼琴家,而他則為她寫完“天使三部曲”的第三部,以此把她送回她屬于的那個書中的虛構世界。就這樣,兩人開始了一場離奇的公路冒險。 作家湯姆與原本佳偶天成的女鋼琴家卡蘿爾分手後意志消沉,...
|

《樣樣干》 - 11條
查爾斯·布考斯基
布考斯基小說作品。 折騰了大半輩子之後,1994年,布考斯基終以73歲高齡死在南加州小鎮聖佩德羅(San Pedro),墓志銘為“Don't Try”。在寫給友人的信中他曾如此闡釋:“不要嘗試,既...
|

《只愛陌生人》 - 10條
伊恩·麥克尤恩
本書是一部技巧高度純熟的小長篇,“恐怖伊恩”時期的代表作,著力探索人性欲望的無限可能,講述了一個關于美的追求者為了滿足自己的欲望如何將美的對象摧殘致死的故事。一對如膠似漆卻又貌合神離的情人正在度假。從...
|

《康拉德的黑暗我的黑暗》 - 10條
V·S·奈保爾
諾獎得主奈保爾自傳性質的隨筆集,中文版首次出版,收錄作家隨筆名篇《閱讀與寫作》《自傳之前言》《一生中最快樂的日子》《兩個世界》等,獨家揭秘奈保爾代表作《米格爾街》《畢司沃斯先生的房子》創作背後的故事。...
|

《如果沒有遇見你》 - 5條
紀堯姆·米索
法國人馬丁到美國短期進修,一次在圖書館門廊躲雨時邂逅了美國女孩嘉布麗埃。她身上那股淡淡的憂郁令他深深沉醉。 一次致命的邂逅。 馬丁要回國了,臨行前的一封炙熱情書,他終于打動了嘉布麗埃,兩人陷入...
|

《等待,遺忘》 - 4條
莫里斯·布朗肖
遺忘自哪里開始?記憶自哪里結束?思考遺忘,讓人意識到思考自身之開始的不可能。思考遺忘就是思考記憶。這種辯證將等待置于顯而易見的地方。在一個男人和一個女人的對話中,什麼也沒有說,一切都消失了。 ……...
|

《微物之神》 - 14條
阿蘭達蒂·洛伊
《微物之神》是由印度作家阿蘭達蒂所著並震驚文壇的一部小說。其透過女性敏銳的心靈和孩童清澈的眼光,觀察南印度一個小村莊的宗教、社會和曆史,處處流露著深沉、古老的悲傷,但悲中卻不見一滴眼淚,因為喀拉拉的女...
|

《幽黯國度》 - 10條
V·S·奈保爾
1962年,奈保爾首次踏訪印度-他父祖輩的家園。從孟買、德里、加爾各答,再到他外祖父的故鄉,這個有著暖味身份的“異鄉人”與“過客”,見到的是無處不在的貧困與丑陋,感受到的是震驚、憤怒、疏離、鄙夷與失落...
|

《流浪的星星》 - 12條
勒·克萊齊奧
《流浪的星星》是勒克萊齊奧最傑出的代表作,表現出一種筆酣墨飽的成熟,以美輪美奐的文字書寫隱隱的憂患、傷痕、無奈和絕望,讓人無從拒絕。 小說以小女孩艾斯苔爾和母親一起去尋找傳說中的自己的家園——聖城耶路...
|

《黑暗托馬》 - 9條
莫里斯·布朗肖
《黑暗托馬》為布朗肖的第一部“虛構作品”。此書的英、德文譯者都不諱言其翻譯甚至閱讀的困難性。福柯曾指出布朗肖作品的特色之一在于 “脫離表象的王朝”,而這正符合《黑暗托馬》的閱讀經驗:沒有過去、未來,沒...
|

《抵達之謎》 - 9條
V·S·奈保爾
奈保爾(V.S.Naipaul)在《抵達之謎》中,描繪了英國威爾特郡鄉村曠野的景色,包括生活在那里的人及他們身上所發生的變化;同時交替穿插著自己寫作的曆程和外出旅行時的心情記錄。這部被冠以“半自傳體小...
|

《米格爾街》 - 12條
V·S·奈保爾
《米格爾街》是諾貝爾文學獎得主V.S.奈保爾初試啼聲的成名作。十七個如刀鋒般閃亮的短篇小說。一幅線條簡潔傳神的速寫眾生像。冷峻而細膩,幽默而傷感。馬爾克斯、帕慕克、略薩和阿來皆為其擁躉。 講述的是...
|